我这近半年时间里,只完完整整的看了这一部剧,一部讲述了先辈们为中国寻找道路的剧。大约在三月份,在抖音屡屡刷到这部剧里的一些情节片段,本着对历史人物的热爱,我打开了这部剧。
我又用了一个月时间重新温习了那段兵荒马乱的年代——民国。一段很乱很惨痛的历史,夹杂着军阀混战战火纷飞;混合的旧顽固的挣扎与新思想的萌芽,融合了军界政界文人工人的热血。整体剧情让人心绪澎湃而又压抑难受,一面悲痛旧中国里国人的愚昧无知,一面庆幸少数先哲能燃起星星之火。
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大概是我在这部剧里最大的苦点了,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剧中,是自立自强的学生,在码头打工,烈日骄阳下辛勤劳作,身处泥淖也不忘向往阳光。他们会在街头卖报,捡到钱包苦等失主,热心肠的将善意传播在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我一直很喜欢他们,可是看到结局的时候,真的不忍心,就像一把钢刀插入心脏不断旋转,好难受……之后我去查询历史上的陈延年与陈乔年,又是极大的感伤,因为那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确确实实的,在那个年代里,我们失去了好多他们这样的人。听说上海有一条“延乔路”路的尽头是“康庄大道”,那个时代的延年与乔年,只是可惜,没能见到新中国的繁华。
郭心刚死的时候,是我的第一次眼泪,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我记得他与陈独秀一起聊新青年的豪迈,也记得他站在一大堆前辈里,被他们调侃时的微笑。还有在北京大学里,他与白兰一起幻想毕业之后的日子,他要带白兰回山东,去他的故乡青岛,去看海,去散步,去游泳。可是,巴黎和会的消息传来,山东沦陷。后来的他,一夜白头,他没有看到中国收复青岛,也没有娶到最爱的白兰。
我很喜欢看陈独秀、李大钊以及胡适三人的辩论,三个可爱的文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在这些书生的身上,我看到的,是铮铮铁骨慷慨激昂。陈独秀先生的傲气,李大钊先生的谦卑,胡适先生的才气,还有蔡元培先生的大气……那个最乱最糟糕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也一直被这么多的人拉着,我们的国民被这么多的人引领着。有幸在史书上见证过他们的精彩,庆幸听过他们的故事,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见到如今的中国。史书可能寥寥几笔记载了他们的一生,可是那些人物掀起的风起云涌,却震撼了整本史书。
想起大钊先生遁隐市井时见到的山河破碎,鲁迅先生出场时背后的鲜血淋漓,写作狂人日记时的狂飙突进,蔡元培就任时的那一段叮咛陈辞,润之在人群中喊出的慷慨大义,郭心刚在医院病床上对未婚妻白兰的喃喃嘱托,陈独秀先生狱中那曲定风波,学生们在北京街头不畏强权的意气。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时代气魄,留给我无限的感伤, 既有理想的激昂,又有现实的摸索、踌躇和斗争。
《觉醒年代》没有续集,因为续集就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幸福生活,续集就是现在的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看完这部剧,我总想写下些什么,删删减减很久,写不出来。马上就是五四青年节了,又想到了鲁迅先生《热风》里的经典语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