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慣了小說裡,影視劇裡動辄幾千萬,幾百萬的豪橫,總是會忘記芸芸衆生的苦難,會忽略确實有人需要為了幾兩碎銀去拼命,會覺得資本好像是很簡單的事情。
然而不是的,在衆多人口中的中國,跻身上流成為翹楚的人并沒有那麼多,尤其在古代,在生産力不那麼發達的農耕社會裡,真正組成這個民族的是那些底層的民衆。隻是史書裡對他們的記載總是吝惜筆墨,不願意為他們多寫幾筆。如果史書多為他們寫幾段,我們就會知道,有人出身貧賤,卻也願意以渺渺之身去對抗統治者的錯誤;我們可以看到在賦稅沉重的年代,真的有人因為三四兩銀子的賦稅去賣地賣女兒;在底層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腐敗、不作為、強權、世家,這些現象不會比皇城裡少。
在看簡介的時候,我在想底層的百姓有什麼好講的,我本身就生活在底層,無非是那些雞毛蒜皮的閑碎,家常裡短的啰嗦,芸芸衆生的萬千生命其實也不過是一種活法,無聊且無趣。
《顯微鏡下的大明》,這部劇一改往常古裝劇的視角,不再将目光投注在王權世家、豪門大族之中,而是借用曆史中存在過的真實事件,反映生活在底層的百姓生活,以及基層之下的官場現象。
《顯微鏡下的大明》,我更願意簡述為一位數學天才的反抗。數學天才算呆子帥家默在幫助鄉親丈量田某時,偶然發現了上級官員在征收賦稅時出現的謬誤,原來本應該由八縣共同承擔的賦稅,卻在100多年前開始隻由仁華縣一縣承擔,這筆賦稅的存在,對于中央朝廷、對于省州府衙而言,都不是什麼問題,因為上層的官員隻在乎錢是否收上,而不會關心到底是怎麼收的,從誰手上收的。
但對于仁華縣的向鄉而言,這很不一樣。原本分攤在八縣人口的負擔,如今隻有仁華縣承受,一年三千五百兩,這無疑是一筆不公平的政策,三千五百兩,均攤在每一名鄉民身上,可能是幾兩銀子而已,但正是這幾兩銀子,在農耕社會來說,可能就如同泰山之重。
于是,一位算呆子,一個書生,二人開啟了他們的撥亂反正之路,可是這不同于什麼糾紛,冤案,這是由上位者做出的錯誤決定,并且已經存在百年,他們要對抗的、糾正的,是更高的權勢,是曆史的沉疴,是另外七個縣的鄉紳和百姓。這無異于螳臂擋車,蚍蜉撼樹。
這是一個明代基層政治事件,作者馬伯庸從明代的一系列罕見的民間檔案文書裡挖掘出的這個塵封已久的故事,他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記錄的極其詳盡,在這部劇裡我們能看到樸實的百姓訴求,狡猾的民間智慧,肮髒的蓄力手段,微妙的官場均衡之術,也從無數個真實的細節裡展現出了一副極其鮮活的政治生态圖景,記錄的真的是最底層平民的真實政治生活,比如說當遭遇稅收不公的時候,他們如何奮起抗争,當家族權益受到損害時,他們如何興起訴訟?當政治利益和商業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們如何和周旋博弈?當朝廷要求整頓戶籍,他們又是從中如何造假牟利。
當然曆史結局是好的,故事的結局也是完美的,亂象得到改正,仁華縣的鄉民減輕了賦稅,一些貪官污吏也受到了懲罰。
可是看完整個案件卻,讓人覺得無奈,因為整個案件整理的過程反映出來的是官僚體系的弊端。下級百姓的公平永遠無法在下級得到解決,明明是仁華縣的苦難,仁華縣令卻視若無睹,無所作為。官場的亂象需要另一個亂象來整治,鄉紳亂權,軍政不分,平定暴亂的方法是興起一場更大的暴亂。
當然,《顯微鏡下的大明》也有很多充滿值得誇贊的地方,短短十幾集的劇情,圍繞着絲絹案反射出的民生萬象,是其他劇情裡少有的,關注政治、體會底層、含蓄情愛,更難得的是這些人物都有曆史原型,這些發生過的事,出現過的人物都是曆史上活生生存在過的例子。
我真誠的推薦這部劇的原因是因為我很喜歡,畢竟,哪一個曆史專業的人會不喜歡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曆史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