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日记08
电影节间隙抽空来看院线新片,进场工作人员检完票说了一句:“院线片就来了这么点人”。这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的电影,和朋友聊起过关于父母的教育问题,年少时我们没有太多话语权,成年了又不愿再提起,理智的讨论听起来总像是在指责,怕父母难以接受,也怕在回忆里深陷太久。成长教育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命题,不管过程如何,我们都已经长大了。
海报上的男孩颔首低眉,红色的幕布让我想起杨德昌《一一》的经典海报(但我并没有看过)。
观影过程中,一直在猜测去世的是哥哥还是弟弟?看过《阳光普照》,一直保持优秀也是一种压力。 成长的过程里, 男孩有杰感受到的善意太少,他一直在说“对不起”,对爸爸道歉,对弟弟道歉,对无能为力的自己道歉。他在日记里逐字逐句的写自己的生活,他拿着木偶和自己对话,多可怜的小男孩,讨厌小孩如我,也对小男孩产生了同情和怜爱。 试问哪个中国小孩没在日记里写过“我今天过得很不开心”呢。
过去和现实两条故事线交错,因为一句“我不是重要的人”,剧情才有了重合,成年的男孩已经成为高中教师,在幻想里,他义正言辞地指责对校园霸凌无所作为的校长,现实里,他只是点点头答应自己回去排查可能的学生名单。这点很像最近看的《不够善良的我们》,当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只能在幻想中和与现实和解。
叙事上的巧思让这个故事更加深刻,谜底在后半段被揭开,故事换了讲述者,观者才恍然大悟。哥哥实现了男孩没能完成的梦想,做一个关心他人的教师。父亲的话很可怕“你不是天才,我也不是教育家,我只知道这一种教育方法,天才都是逼出来的”。原生家庭的痛苦是恶性循环,父亲应该也在高压教育下成长起来,成为最精英的小部分人,于是把同样的痛苦转移到孩子身上。因此长大后的弟弟才不愿组建家庭(此处谴责男主自己没做好准备但婚后为不做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当初弟弟喜欢上女孩的原因竟然是她跟死去的哥哥一样都喜欢和玩偶说话。
电影全程没有配乐,只有钢琴做为原声的点缀。剧名的英文是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记忆随时间消散,故人的面容会模糊,痛苦依然鲜活,无法释怀的弟弟失去爱的能力,抱着日记痛苦的瞬间被回忆击中。 想来想去内地也只有一部《狗十三》能相提并论,希望能多看到类似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