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开头时,有一种熟悉感。原来是不久前刚听过的一个悬疑小说,不过没有听完。

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也同时一起听了原著小说,发现电视剧还是很还原小说中的情节,只是剧集的视觉效果更有冲击,原著小说的话语阐述更显凄凉。

...

目前电视剧已经播出了11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已经浮出水面。疑雾拨开,显露出来的是对命运的不解。

主视角是从吴细妹开始。

吴细妹小时候,母亲带着弟弟再嫁,并没有带走是女儿的她。不是不想带,而是那个地方、那个年代,女人多是靠男人活,对方不要她这个拖油瓶女儿。

于是吴细妹跟着婆婆过活,也常记得婆婆说的话“听话,日子熬一熬就过去了”,因为大多数女人都是这样过的。

所以吴细妹一直听话,努力生存。谁想到二舅一家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把吴细妹「换给」爱打老婆的郭阿弟。她也忍受了,挨打是家常,谩骂是小事,主要是还能活。

但是郭阿弟想要个孩子,他又生不出孩子,于是想用借种的方法,强迫吴细妹和自己的表弟一起,还让吴细妹“争气”一些,早点怀上娃,这样表弟就不用再来了。

于是悲羞愤怒、害怕到极点的吴细妹终于反击,用杀鸡刀结束了郭阿弟。

...

徐庆利的命运比起吴细妹来,看似更无辜。

因为喜欢,追随同村的漂亮女人田宝珍一起来到城市。但是享受当下,不大上进的徐庆利,跟不上田宝珍的进步脚步。清醒的田宝珍果断与徐庆利切断关系,想借嫁给当地的有钱人包德盛。

徐庆利被甩加嫉妒加不甘,在田宝珍的新婚现场耍起了酒疯,并扬言一定会杀了包德盛。可是真要动手的时候,徐庆利又被有钱有势的包德盛吓走了,骂骂咧咧跑掉后, 厄运降临。

包德盛死在野外,徐庆利的酒后狂言成了众多目击者的有力证词,无端背上杀人犯的名声,只能四处逃窜。

可惜,他又目睹了吴细妹与曹小军抛尸,捡到倪向东的身份证。以为是上天的眷顾,开了一扇活命的窗,谁知道后面还有悲惨命运的交织。

...

徐庆利不知道曹小军、吴细妹与倪向东之间的纠葛是什么,可能后面才察觉到这两人是当年看到的抛尸男女。

但是以徐庆利的心性,他肯定也不会去举报两人,因为这是他逃跑生涯里存数不多的温暖。

可是曹、吴二人不知,他们有人命的顾虑,自我安全的危机感,还需要一大笔钱救治儿子曹天保。

于是几个命运不大好的人纠缠在了一起,故事逐渐清晰的时候,已经说不清楚是命定, 还是人为。

吴细妹的悲剧底色更胜一筹,但是你说她没有选择吗?看看同样底层的田宝珍,似乎吴细妹的命运有一部分还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当发现倪向东靠不住的时候,及时离开;或者在再一次遇见同名的徐庆利时,和曹小军一起离开,或是选择相信,三个人的命运是不是就改变了呢?

...

先是爱看书,之后是有想法。

有了想出去闯的心思后,就拉着徐庆利一起走。后来她努力参考厂里的干事考试,还学成人自考。自始至终,田宝珍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更难得的是田宝珍知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她选择和徐庆利分手,要嫁给当地有钱有势的包德盛,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要摆脱以前的活法。

小说里有旁白说出田宝珍的心声,包德盛也只是一个跳板,是综合条件下能让田宝珍过上想要生活当下最好的选择。

田宝珍也是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底层人,她与吴细妹的差别在哪里呢?

稍好一点的家庭条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田宝珍的勇于改变,勇于承担和清醒的认知。也许她的认知是通过不停的阅读提升的,也可能是看惯了身边女人们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总结。

总之,田宝珍有一颗清醒的大脑,也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铆劲折腾尝试。当发现有问题时,会理性分析思考,跳出问题之外去解决。

所以,吴、田的人生真正的差距不在于出身,而在于一些说不清源于哪里的认知和选择。

命悬一生,一个不明智的选择搭进一生的颠簸。

我是 @茹金喜欢看影视剧,唠唠想法的野生影评人。如果你对我的内容感觉兴趣,请多支持!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