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思,时代的错误,只会一次一次重复。”
改编自Thomas Mallon同名小说,包含爱情故事,政治惊悚元素,记录了在麦卡锡时代,华盛顿的阴影下,两个截然不同男子,认识之后,之间变化无常的浪漫史,一个“紫色恐慌”时代。
#“紫色恐慌”
20世纪50年代初,由於麦卡锡主义盛行,与「红色恐慌」一样臭名昭著的,还有「紫色恐慌」,在「紫色恐慌」中,美国联邦政府,和军队中的同性恋者,遭到调查、解僱甚至逮捕。
“紫色恐慌”蔓延到美国社会,加剧了美国社会歧视,甚至仇视同性恋者的倾向。
“紫色恐慌”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原因,和歷史背景,產生的危害不可低估。
“紫色恐慌”揭示出,美国政治虚偽与黑暗的一面: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不惜牺牲同性恋,弱势群体的人权,让他们成为麦卡锡主义时代,最大的牺牲品。
1950—1954年,美国在麦卡锡主义时代,麦卡锡及其参议院,调查委员会工作人员,打著维护国家安全的旗號,超越法律之上,对他们怀疑的一切人,任意调查,恶意中伤、抹黑,给国家和受害人造成悲剧。
在这些被怀疑、调查和迫害的受害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同性恋者或疑似同性恋者。
在冷战初期,美国国內保守派指控,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是同性恋者的天堂,联邦机构记忆体,在“同性恋政治阴谋小集团”,它同共產主义一样威胁著美国。
因此,在联邦联邦政府,以及內部安全机构支援下,保守派疯狂整肃,联邦政府和军队中的同性恋者,並波及美国社会,从而造成了与「红色恐慌」一样臭名昭著的「紫色恐慌」。
由於同性恋荒唐地,被列为美国国家「安全风险」之一,在联邦政府部门,工作和军队服役的同性恋者,因此大量遭到调查、解僱甚至逮捕。
“紫色恐慌”蔓延到美国社会,加剧了美国社会歧视,甚至仇视同性恋者的倾向,在美国社会所造成的长期伤害,並不逊於“红色恐慌”所造成的伤害。
在国內外学界,「红色恐慌」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
和「红色恐慌」研究相比,美国学界对「紫色恐慌」研究不多,中国学界鲜有人提及,正如美国前参议员阿兰·辛普森所言:
——麦卡锡主义时代,所谓的『红色恐慌』已是歷史学家关注的重点,然而,对那个时代同性恋,所遭受的政治迫害,关注却非常少......
“紫色恐慌”对,美国同性恋权利运动,產生了深远影响。
残酷迫害同性恋者,导致了美国同性恋者的激烈反抗。
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同性恋者也乘著这股东风,走上抗爭之路,经过一系列,就业歧视诉讼案件的审判,和游行示威等活动。
同性恋者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相继,贏得就业歧视案件的胜利。
1969年6月27日,纽约发生的同性恋者,对抗员警的“石墙暴动”,被认为是美国史上,同性恋者首次反抗政府主导的,迫害性弱势群体的实例,也是美国乃至,世界现代同性恋权利运动的起点。
从那时起,同性恋权利运动,为拥有“同性恋公民”所应有的权利,而不停斗爭。
通过他们的努力,取得了很多战果:
20世纪70年代,全面禁止联邦政府部门,在就业中歧视同性恋者。
1975年,美国文官委员会,最终宣佈把某些“不道德行为”,从联邦雇员行为考核目录中刪除。
在“评估性行为时,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採用了相同的標准”。
1994年,柯林顿签署《13087號行政命令》,要求在考评雇佣时,把性倾向排除在外。
2009年,欧巴马总统签署备忘录,承诺给予同性恋者,应有的福利待遇,消除歧视,並代表美国政府,对以著名的同性恋活动家弗兰克·卡曼尼,为代表的同性恋者进行了道歉,1957年,联邦政府指控卡曼尼“性变態”並解僱了他。
“紫色恐慌”对同性恋者,所造成的不公正,不禁让人们想起,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所遭受的苦难。
这两起事件,具有很多相似点,在缺乏足够的顛覆国家的证据,与法律程序的条件下,臆想某些弱势群体可能顛覆国家,损害美国国家利益。
美国联邦政府“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肆迫害这些弱势群体,稳步推进侵犯人权的政策。
给他们带来了严重后果,致使他们成为了,时代的替罪羊。

同路人 (2023)9.22023 / 美国 / 爱情 同性 / 丹尼尔·米纳汉 / 马特·波莫 乔纳森·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