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沃克(1824年5月8日- 1860年9月12日)是一名美国医生、律师、记者和雇佣兵。在美国扩张时期,在“天定命运”学说的驱使下,沃克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组织了对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军事远征,意图建立蓄奴殖民地。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阻挠议事”。

...
William Walker (May 8, 1824 – September 12, 1860)

一.Walker的“天命昭昭”(Manifest Destiny)思想之成因

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有着苏格兰的血统。早年在纳什维尔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在欧洲各地旅行。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后,各种思想无疑影响了他的志向。19岁回国后,他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学位,后前往新奥尔良学习法律。之后,成为新奥尔良报纸的一名编辑。1849年移居旧金山,在那里担任记者。

启蒙思想自创立之初便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将自由,平等,博爱,法治等精神试图推广到一切人类之中。所谓的“天赋人权”即是说明人类所拥有的种种权利是自然伴生的,只是因为种种现实的因素而让渡了一部分权利,而人民是在必要时刻依然有权利重新收回这些权利。一些早期的革命家也试图将人人平等的启蒙思想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此展开了一些斗争。如法国大革命中吉伦特派的布里索因为主张对外发动革命战争,而与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产生了分歧,罗认为被压迫民族的人民有权利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是否以及何时接受共和制度,而这二人的理念冲突在其身故数十年后,依然表现在了美国对于拉美的态度之上。

尽管教科书上称美国为启蒙思想指导下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的实践,然而美国自建国以来便于启蒙思想中的诸多理念背道而驰。受其殖民地的地缘政治以及传统清教的文化传统影响,更多时候表现为对外扩张队内保守。

1823年12月2日,门罗在国会的年度演讲中宣布,美国将反对任何外国干涉美洲事务的企图,并承诺不会干涉欧洲事务,从而防止欧洲列强进一步干涉美洲。这一政策被称为门罗主义,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门罗主义一方面适应了拉美大量处于殖民地状态的被压迫民族开展独立战争,打破外交封锁的呼声,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势力进一步染指拉美扩大势力范围的现实考量。

在启蒙思想被移植到美洲大地之后,一种带有美国特色的启蒙思想便萌生了,它具有更强的保守性与强制性,一方面强调自由,民主等启蒙思想,同时又坚持大量的传统观念与种族奴隶制残余。

二.Walker的拉美民主梦

(1)远征墨西哥

1853年10月15日,沃克带着45个人出发去征服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地区和索诺拉州。他成功地占领了人口稀少的下加利福尼亚的首府拉巴斯,并宣布这里为新成立的“下加利福尼亚共和国”的首府(1853年11月3日宣布成立),他自己担任总统,他的前律师合伙人亨利·p·沃特金斯(Henry P. Watkins)担任副总统。沃克随后将该地区置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之下,使奴隶制合法化。

回到加州后,沃克被联邦大陪审团起诉,罪名是违反1794年的《中立法案》发动非法战争。然而,在昭昭天命的时代,沃克的阻挠议事计划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沃克在美国加州南区地方法院接受法官I. S. K. Ogier的审判。尽管沃克的两名同事已经被判犯有类似的罪名,奥吉尔法官也为陪审团总结了不利于沃克的证据,但陪审团只审议了八分钟就宣布沃克无罪

...
电影开头出现的对于沃克的审判,即是以他远征墨西哥为背景

(2)征服尼加拉瓜

...

尼加拉瓜在19世纪中叶发生内乱,他获得了当时尼政府的支持,带领300人的“移民”前往尼加拉瓜。1855年5月3日在尼加拉瓜登陆,后开始在那里私自组建雇佣军。之后他帮助尼政府击败了叛军,随后却联合当地反叛力量控制了尼局势。他任命了两名傀儡元首,自己在幕后控制政局,因为他相信“美国人有义务保护他们的邻居不受压迫”。

1856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承认他是尼加拉瓜合法的领导人。1856年7月12日,他自行出任尼加拉瓜总统,并宣布英语官方语言以及重组金融体系的财政政策。他在南部的许多主要支持者也把这看作是在中美洲重新推行奴隶制和创建一些新的蓄奴州的第一步。 但中美洲各共和国表示反对。为了赶走沃克,它们组成联盟来进攻尼加拉瓜。

...
影片选择在其殖民团队中设置一名黑人的角色,也将讽刺意味溢于言表

1856年9月,沃克颁布法令,要在尼加拉瓜重新实行蓄奴制,以此来争取南部的进一步支持并征招更多的志愿人员,去对付他所面临的威胁。这在南部引起了热烈的响应,有些人应征,但对拯救沃克政权已为时过晚。他入主尼加拉瓜后很快驱散了保守党的军队,扶植起忠于自己的傀儡政权,这个政权很快被美国皮尔斯政府承认。坐稳尼加拉瓜的江山后,沃克立即着手恢复奴隶制,还亲自直接走到台前,当上了尼加拉瓜总统,宣布英语取代西班牙语成为官方语言,大力鼓动美国南方白人移民尼加拉瓜沃克的行为。

沃克虽然受到美国南方民众的大力支持,但得罪了美国北方工商资本势力。经由尼加拉瓜的美国东西岸海运交通生意,当时被著名的铁路大亨范德布利特垄断。他的两个副手看到尼加拉瓜政局的变化,企图自立门户,便私下与沃克商谈,承诺向沃克提供资金援助,但要求沃克查封自己老板范德布利特企业在当地的资产。范德布利特得知此事后,大为恼怒,他利用自身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向皮尔斯政府施压,收回了对沃克政权的承认。失去联邦政府支持的同时,中美洲各国也对沃克企图将中美洲地区并入美国南方的行为开始警觉,各国就此联合起来,最终在1857年成功驱逐了沃克

...
威廉沃克在尼加拉瓜的格林纳达的总统府邸

(3)败亡

1857年5月1日,美国海军攻入尼加拉瓜,他率部投降,随后被遣返回国。沃克返回美国后在南方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南方为他第二次入侵尼加拉瓜提供了人员和给养,但海军插手阻止了他的这次行动。1860年,他又试图进攻洪都拉斯未果,于9月12日在登陆洪都拉斯港口城市特鲁西略时被处死

...

三.影片中的超现实主义元素

...

来自北方的工业本资家范德布利特的大遮阳伞,叨着雪茄的雕像,两个被活埋者旁的可乐和香烟盒。都为影片营造了一种历史与当代,现实与虚拟的迷幻感,真与假的交错之间,原本的启蒙思想对于个人权利与自由民主的追求,在流淌进拉美的历史土壤之后,逐渐异化形成了当地独有的考迪罗主义。影片塑造了一位原本一心希望传播民主政体,而只身前往拉美的理想主义者威廉沃克,在执行过程中渐渐的成为了一个独裁者,结尾钢琴曲的狂欢中他和其他殖民者放声大笑,枪杀原住民火烧当地的城市,与其初心理想相违背,也是对美国历史的一次反思。

...

电影结尾的电视机画面有意将现实中里根总统支持入侵格林纳达,与历史上的威廉沃克入侵格林纳达相映衬,满地的尸体与永无休止的战火仍是这个启蒙思想的早产儿所缔造。撤退的居民遇到了前来救援的空军,美国公民得到了救助得以离开,而非美国居民则被枪杀,为这片荒诞的土地,落下了永不结束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