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劇情梗概及海報隐喻

...
灰燼(1965)

貴族少年拉法爾在一次狂歡節上,結識了年輕美貌的姑娘蓋列娜,兩人一見鐘情,并偷偷幽會,兩人的私情被家人發現,拉法爾被父親趕出家門。幾年以後,拉法爾在哥哥好友的介紹下參加了秘密組織,見到了昔日情人蓋列娜,蓋列娜已嫁給秘密組織領導人。盡管如此,她仍深愛着拉法爾。一天夜裡,兩人被強盜抓住,蓋列娜為保全自己,跳下深淵。此為電影上半主要部分,主要刻畫波蘭青年拉法爾的“戀人之死”

...
...
拉法爾戀人之死

拉法爾得救後被誤認為是強盜,關押了很久後被放出,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後來拉法爾在好友的幫助下重新振作起來,并參加了波蘭軍團。跟随拿破侖轉戰歐洲,着重刻畫了其在第二次意大利戰争中的經曆,随着随着戰事的失利與自身所目睹下的,波蘭被奴役壓迫的情境依然沒有改善,拉法爾的思想亦經曆了巨變,由一個意氣風發的纨绔子弟,轉向拿破侖的簇擁,在結尾處示意拿破侖1812征俄戰争的失利為背景,拉法爾最終亦與拿破侖的野心分流,不再相信所謂的“皇帝萬歲”,而是從心裡堅信着“波蘭萬歲”,對身下這片古老的波蘭大地萌生出了新的思想。此為“祖國之死”。

影片的海報也包含了諸多隐喻,首先是主角拉法爾的頭像被移接在戰馬之上,首先體現了波蘭人在拿破侖對外戰争中所起到的突出貢獻,尤其是以其輕騎兵部隊為代表。其次是畫面上方高懸的拿破侖雙角帽,上方則佩戴了象征着共和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三色徽章,這自然是法國大革命所帶給波蘭等一系列周邊國家的精神上的旗幟,指引着他們在民主與民族運動中的精神武器,然而這一口号在拿破侖戰争中則逐漸與野心合流,對于一個國家是否要采用民主政體或者是進行革命,不再是由本國人民決定,而是由法國主動對外輸出。這一結果不僅是将法國拖入了戰争的泥潭,亦是将整個歐洲推向了血淚,這點也可以從影片對于拿破侖未見其人,先聞其名時的歌頌。到由拉法爾的戰友視角逐漸剖析深入,最後由拉法爾親自見到拿破侖本人時的态度之激烈轉變可以看出。

至少在瓦伊達的電影之中,他無意将拿破侖刻畫成一個法國革命思想的傳播者,抑或是那個傳統英雄小說中常見的戰争天才,而是将其刻畫成了一個冷漠,殘忍的野心家,将無數波蘭子弟推向戰場,隻是為了實現其個人的帝王霸業。這一觀點的形成與當時的波蘭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在1965年,波蘭也面臨着如同當年華沙公國相似的情況。同樣是被一個強大的國家所控制,而其本民族處于從屬地位,如同當年拿破侖時期的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思想,其被迫而非自發性的接受了這些精神譜系。這也成為了本片上映之後引發波蘭文藝界對于波蘭民族形成的深刻讨論,影片以多個視角拆分成多個章節,開始是以舊制度下的波蘭貴族子弟纨绔放蕩,小貴族們對治下的佃農殘酷剝削,認為是尤其對佃農有統治權而非是波蘭議會。到拿破侖成立華沙公國,一衆波蘭青年在熱血之下參加相應的民族主義團體,跟随法國軍隊轉戰歐洲這一時期,他們的精神指引主要為拿破侖的個人魅力,因為拿破侖被視作波蘭的解放者與法蘭西的皇帝,他們滋生出了對于舊制度的憤恨與輕蔑,而又饑渴的去探尋着波蘭未來的道路,在這一時期,波蘭的民族主義以及傳統的議會民主與對拿破侖的個人崇拜相結合。最後在目睹法國軍官對聖多明各的有色人種軍隊的屠殺以及在戰争中對于慘死的波蘭士兵的侮辱,這些波蘭青年在心中也萌生出了一種有别于之前任何一個年代的波蘭民族意識,這一意識不應當是抽象的,不應當是由直接同屬其的貴族或者是某位兄貴乃至拿破侖所獨占,而應當是由這片土地上所生活的每一個人所書寫。

二.波蘭在拿破侖戰争之中

“隻要我們一息尚存,波蘭就決不滅亡”("Poland is not yet lost, so long as we live"):在當時(1795年),波蘭的領土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不具有任何政治地位。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于當時在意大利的波蘭軍團,在東布羅夫斯基的領導下,回國解放波蘭的曆史事件。這首歌的作者約澤夫·懷比基是東布羅夫斯基的好友,也是他的手下。這首歌作于1797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以瑪祖卡舞曲為調式,命名為《意大利波蘭軍團頌歌》,後改為《東布羅夫斯基瑪祖卡舞曲》。開頭的“波蘭決不滅亡”是當時軍隊的愛國口号,以激勵戰士解放當時被外國瓜分的波蘭。

...
柯斯丘什科(1746年2月4日-1817年10月15日)

科希丘什科起義失敗後,數以千計的波蘭士兵前往革命的法國尋求避難,逐漸加人了法國軍隊。後來法國和奧地利在意大利交戰時,發現他們俘虜的很多奧地利士兵其實是奧地利在加和亞招募的波蘭人。于是,拿破侖·波拿巴決定将這些波蘭人集起來組成獨立的部隊。1797年,法國在米蘭組建了波蘭軍團,司令是揚·亨裡克·東布羅夫斯基。軍團士兵身着波蘭軍服,佩意大利肩章和法國帽章。他們唱着約瑟夫·維比茨基作詞的歌(波蘭永不滅亡),行進在街道上,而這首歌未來将成為20世紀波蘭國家的國歌1798年,第二個波蘭軍團在意大利組建,司令是紮容契克;1800年在多河畔成立了第三個軍團一維斯瓦軍團,司令是克尼亞傑維奇将軍。

這幾個軍團中作戰的波蘭士兵相信,在他們将北意大利從奧地利人的手中解放出來後,他們将穿過匈牙利進入加利西亞從這裡開始,他們将在波蘭全境掀起起義的浪潮。但是在《坎波福爾米奧和約》(1797)和《呂内維爾和約》(1801)之後,法國和奧地利以及反法聯盟的其他國家建立了和平關系,于是波蘭軍團就成了一個燙手山芋。東布羅夫斯基的部隊一度改編為新成立的意大利共和國的軍隊,還有一些波蘭部隊被解散,一些被打散的人員編人法國隊,另有一支6000多人的部隊被送往加勒比海上的聖多明各,鎮壓那裡的黑人起義。

...
弗朗索瓦-多米尼克·杜桑·盧維杜爾(1743年3月20日—1803年4月7日)

1790年10月,海地北部發生由自由黑人和混血人發動的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1790年10月,杜桑率領1000名奴隸加入起義隊伍。1793年,英國和西班牙結成反法聯盟,相繼入侵海地。杜桑首先聯合西班牙擊敗法軍,杜桑要求在西班牙占領區廢除奴隸制,遭到拒絕。1794年,法國廢除海地奴隸制度。杜桑又聯合法軍打敗西班牙軍,1798年,又打敗了英國軍隊,1799年,鎮壓内部叛亂,1801年統一海地島,建立革命政權,并成為總統。1802年,領導海地軍民抗擊拿破侖·波拿巴派來的遠征軍,後因軍事失利被迫議和。6月7日,與法軍會談時,因上當受騙被法軍逮捕,後被押送法國,1803年4月7日病逝于獄中,享年60歲。從杜桑的結局中也不難看出,拿破侖領導下的法蘭西執政府與昔日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有着本質的區别,此時的自由平等博愛不再是共和國的官員與将士們心中所追随的目标,而是成為了法國殖民擴張和民族主義的掩飾。在影片中,也正是在對聖多明各起義的黑人士兵鎮壓中,波蘭軍團逐漸意識到了自己與海地相似的悲慘命運,同為近代殖民擴張的受害者,同樣擁有不斷發展的民族情感,卻為一個他國的皇帝所許下的解放諾言,而白白的流盡了自身的鮮血,正是在此時,拉法爾出現了對于拿破侖的懷疑。

在索貝爾的《法國大革命史》中,曾這麼寫道:

共和二年時,人們曾作一切努力來維護和加強軍隊和人民的聯系。然而此時,人們卻竭力要士兵們忘記自己也是公民。

聖茹斯特在他1793年2月12日的演說裡強調:“隻有當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時”,才能取得勝利。”

而在意大利戰役前夕,波拿巴在1796年3月26日的宣言裡卻聲稱:

“士兵們,你們一無所有,吃得很差。我要把你們帶到世界上最富庶的平原去。富饒的省份,豪華的城市将要掌握在你們手中,你們将在那裡找到名譽、光榮和财富……”

當在戰場上日夜征戰的士兵,身懷兇器的軍團不再相信自己是站在正義,平等自由的一方,時而僅僅是為了謀取個人的私利之時,難以想象到這支軍隊究竟是要為何而戰,這支軍隊顯然已經成為了拿破侖為了謀求私利而将戰火不斷播散到其他國家的幫兇。

正如昔日雅各賓派的領袖羅伯斯庇爾曾經指出過,一個國家是否選擇共和政體,由于各國的曆史環境各不相同,應當由其本國人民決定。法國不應當使用強制的手段去迫使他國接受政體。在拿破侖控制下的荷蘭,比利時威尼斯,熱那亞,波蘭等一系列附庸國,他們的民主政體究竟是否依然為民所有?

三 .影片對拿破侖視角的轉變

...
...

影片結尾留下了一個極有深意的畫面,拿破侖在征俄戰争失敗後撤軍的路上,面對着身旁高呼萬歲的聲響,無視着車前倒斃于風雪的士兵,他隻是呆滞的目視着前方,最後連面龐也陷入白光之内。在這一刻,拿破侖不再是一個具體的人,他隻是這個世界上古往今來無數的強權者的化身,他們沒有具體的面龐,但隻要那頂象征着權力的冠冕戴上,他便可以是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