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不是应该按“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分吗?讨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有点儿徒劳。好看不好看和它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无关。差别无非就是导演拍的时候要不要去考虑试图获得观众里的最大公约数,且真的有能力做到。
”
《无名》是好看的。如果非要加上一个诗意的形容词,那就是“余味悠长的好看”无名的主题就是无名:
2023年大年初一,电影《无名》在期待和争议中,登陆沉寂了3年的电影院。因为评分争议过大,一度让豆瓣的相关词条无法显示评分。《无名》的主题和电影的命运仿佛一种冥冥中的互文:个人在大时代中宛如浮萍,每一刻都在奋力挣扎,才能勉强露出水面,但如果人数足够多、力量足够大,某一、两朵关键的浪花抓住了,就会以某种形式浮出水面,这种倔强感会渐渐变成意志力,直至变成一种集体的实力,促成某件事的发生。
《无名》是一部以获取情报或截获情报工作有关的人的群像电影,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没有名字,只有姓,都是极其常见和普通的姓,没有一个是古怪的、生僻的。而姓也许只是为了区分人物,以及人物之间对话时指明是某一位而存在的。参与其中的演员,领衔的梁朝伟、王一博,一个是巨星影帝,一个是顶级流量。除此之外,每一个重要角色的演员,都不是泛泛之辈。这种somebody(大人物)演nobody(小人物)的反差,类似的看似随意又慎重的细节,遍布全片,无时无刻不在传达《无名》的主题和导演的创作观,体现着某种克制、谦逊、精确和用心。
这个“发生的某件事”,是战争的终于结束。它不是随意地发生的,它是某种求生、努力、博弈、命运、机缘的结果。它是用血和泪、汗和命、理性和感性换来的,它是无数无名们、或英雄、或狗熊,大浪淘沙后,促成的。在它发生之前,所有身处其中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真的会发生。战争即使结束了,人也死光了,只剩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它的代价之大,到电影终了,主要人物只剩三人。
所有时间点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史实。在电影里,它们是作为段落的分割和故事的背景存在的。他们的立场、对历史的推进是远景,他们个人的人生轨迹、生死存亡是中景,而他们的人性、每一个选择如何做出,如何存活则是近景。某一个时间节点,为什么出现某一件事,这些“无名们”做了什么?他们的人性和选择,就是电影的落笔所在。
这恐怕是观看《无名》最关键的问题,它的主题和看点;不是题材、不是叙事结构、不是流量明星还是殿堂级影帝影后出演,不是影像风格、不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之争。
它的主题是什么呢?大乱世中,人人都是nobody(无名)。你以为你有得选,其实你没得选;你以为你别无选择,又其实任何绝境都有得选。如果说还有谁的选择尤为艰难,非间谍莫属。
从故事的角度:
民国的每一天,每个人都在选择中度过。这是那个时代的日常,也是那个时代的哀伤。
无名里的每一个角色行动、性格都是一致的,一言一行也都和他们的身份有关,每一个大的动作或转变都传递出了清晰的动机,这些人物小传单独都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无论故事怎么组织,动机、转折、情绪都不会偏离。
而它恰恰不想讲一个宏大的故事,而是一堆人的局部故事合集。
至于叙事结构:
是线性和非线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地是一个又一个的局部故事和大的主线的关联性如何:这一点,无名做得很好,每一幕的最后一个镜头和下一幕的第一个镜头都是有关联性的,异常规整。
如果每一幕是一扇门,这是打开一扇扇门的钥匙。
如果非要说,非线形叙事的作用,那就是它保留着和现实一样的混沌和模糊,这种扎扎实实的真实感很迷人。它在同时交代某一个时间切面上的人和他们的困境。
两位主角的人生加起来就是一个特工的成长史成熟又能干的职业特工:
何主任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控制了两份名单的走向:一份是日方情报:在上海的日本要人录(江小姐提供的);而另一份则是在上海的地下党员录(张机要员在旅馆跟他口述的)。他传递出了第一份、促成了暗杀日本重要皇亲公爵,导致了国民党和日本人谈判破裂;阻止了第二份扩散:保住了大部分上海地下党的有生力量。即使在暴露的边缘,也设计推动了继任者叶先生的上位。
(我能想象出来加入国民党参加革命时的年轻何主任曾经怀着怎样的理想)
菜鸟特工如何力争上游:
叶秘书则展现了如何在一个情报组织立足:从割喉抓捕其他组织的特工到给被暗杀的日本人收尸;从扫荡地下党的情报站到向日本上级表露心声;从怀疑王队长到查他、试探他直到公私合并杀掉他;从“杀”陈小姐、抓何主任到拿到关东军的伪满洲国战略地图;甚至到最后日本军官已经完全信任他到把自己想解甲归田的打算都和盘托出,其中裹挟着菜鸟的成长、默契同伴情谊的决裂、爱情的丧失和爱人的惨死、和地下党同志联手做苦肉计骗取信任,到香港后偶尔发现故人的家人时的善意流露,复杂的人性反复交织。最后他甚至爬到了唐部长曾经的位置,然而这个组织的存在已经毫无意义。
(我期望方小姐死前会想起一丝丝他对她的爱和好)
不是每个人都有意愿和能力参与战争,以卵击石、麻木等待和随波逐流反而是大部分姿态不怀着某种使命成了特工的人命运如何:
有两个人的命运格外让人感慨:明明做了“大事”却怂得一匹的张机要员,暗杀了公爵却一暴露就叛变,他没有大局观,看不到局势变化的趋势;玩忽职守、好色自私的王队长,明明是个走狗竟然被误认为“共产党员”而不自知,反而为了试探叶秘书是否透露他玩忽职守(去收拾发现公爵没死嫌麻烦竟然打死了他)的秘密而想灭口对方结果自己送了命。
像花一样绽放的女人们:富家小姐非要做特工最后被捕差点儿丧命;爱国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保家卫国却惨遭同胞奸杀;地下党为了组织传递情报和丈夫5年不能相见;举家迁到香港的上海王(队长)妈妈、机敏过人的王(队长)妹妹,她们因为有亲人成了汉奸而抬不起头只好背井离乡。
麻木等待中丧失了生存意志和人性的人们:
低着头等待着被枪毙的工人们,后面睁大眼睛等待着水泥浇灌下来,他们好像丧失了反抗能力;特务机关里每天给血染的牢房洗地的人,日复一日的做着这种事已经习以为常;做着闲差的日本找水小分队,无故杀人已经让他们成了杀人机器,对他们来说,人性在逐渐丧失。
如果大家无论如何挣扎,最终都会死去或者得到悲伤的结局?你会怎么选择呢?
逢此乱世,骑墙的唐部长、自私懒惰好色的王队长、即使是侵略者却属于不得志的少数派的日本无名军官、苟安软弱的张机要员都死了。
做漂泊的浮萍,还是有觉知的棋子,反正大家不是麻木不仁的待宰羔羊、就是为虎作伥的狗腿子,要不就是失去价值就会被弃的棋子。
何先生和叶先生是主角的原因是他们如此适合做特工:他们都警觉、智慧、有大局观;寡言、破绽极少、喜恶不露;关键时候又果断狠辣,舍我其谁;认准一条路毫不动摇。但是,so what?即使是最后活了下来,他们俩也已经付出了太多,失去亲人、爱人、同僚,代价惨痛。
乱世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悲剧。一大堆个人的悲剧,组成了这个大悲剧。
导演在每一个细节都在紧扣片名,暗示《无名》,不管是剧中所有人都没有名字,还是他们最终的结局导演是悲悯的:
从何先生在广州沦陷时在避难所往向雨中的那个眼神,从叶先生在香港“王队家的餐厅”吃醉虾时对故人的缅怀,从何先生和陈小姐终于重逢时悲欣交集的复杂情绪,从王队长妈妈叫叶先生经常吃饭问他家里其他人呢。
导演又是谦卑的:
他没有开上帝视角给观众,也没有开给剧中的人物。方小姐不知道她厌恶的这个衣冠楚楚的前未婚夫怀着和自己一样的理想,王队长也不知道他一直忐忑不安那个工作疏忽时叶秘书已经替他在解释并把矛头转向了唐部长,张机要员也不知道他其实立了大功而且地下党会胜利根本不应该投降应该再坚持一下,而那个傻呼呼的公爵更不知道他的车天天掉链子他真的就是那个没啥用还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并没有人知道他长得像谁,即使他的死终止了和谈,它还是个“无名”。
大家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导演关心他们怎么过生活、怎么看人生:
他拍了很多他们的日常。他好像对递送情报漠不关心。
他关心的是自以为聪明有城府的骑墙派最终死于没有墙骑,因战略主张和实权派相左而不得志的最终死于战略主张的破灭,懒惰敷衍好色自我的最终死于所有这些特征作出的最终结果。
他关心的是他们怎么挣扎、怎么选择、怎么苟活、怎么死去。
有人承认自己懦弱,不适合太过变动的时代;有人号称自己尊重一切自然选择,在适当的机会让下属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人吐露自己没有被团结的价值,只有一条道走到黑;有人说国民党已经死去了,你看到的只是尸体腐烂的过程;有的人炫耀自己即便战败也会被优待;有的人把证词说成了情书;有的人把决裂变成了宣言;有的人礼貌周全兢兢业业;有的人偷奸耍滑贪婪好色。
这不是谍战片,这是美国往事民国版,或是《民国往事:间谍篇》
我不需要线索,不需要情节,我看他们吃饭、听他们说话,盯着他们的眼睛,观察他们对无关的人的态度,我就知道谁是真正的为了什么在活着、在做事。
何主任在广州沦陷后完成了人生方向的转变,最早的国民党都是革命者也是在为了救亡图存,他审讯犯人那一串天天说的套路话一直在提示广州侥幸存活之后他真的对国民党失去了信心,虽然后面那段都是歪理,但前半段都是真意;从叶秘书可以天天去歌舞厅不动声色地保护自发暗杀日本人的姑娘就可以知道:他不在乎日本士兵的死活但向往平凡俗世的朴素生活,当方小姐对他说我会嫁给一个劳工,或者一个知识分子,你可以自己去死了吗?表露出的厌恶时,他的身不由己、由衷欣赏和欲言又止显露了他和何主任是一样的人。
我想这个“无名”的立意,是可以禁得住时光的冲刷和洗涤的,它不是一部谍战片、悬疑片,争论它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更是毫无意义。
它是凋敝时代的个人史诗、动荡时光中的群像纪录。
沉寂3年后的电影院应该有这样的一部电影。
可能它是沉重的,不适合“贺岁档”,但它是充满力量的,它揭露了悲剧本质来抚慰我们的悲伤。适合这个“春节档”,一段漫长封禁时光后的复苏长假。
有的人贵为公爵,在大头兵眼里是个nobody,现在却成了两国谈判博弈的棋子,死了也是nobody。
有的人位高权重,因为骑墙,保不住博弈的棋子,自己也成了没有价值的废棋,还是个nobody。
有的人做了大事,杀了公爵阻止了两国和谈,为地下党立了功,却看不到大势所趋,贪生怕死,弃明投暗,对投靠的敌对派来说是个nobody,对自己的同党来说,也是个nobody。
有的人自以为穿着西装、每天能审讯“犯人”,拿着别人的生杀大权,就能自保,即使同僚也能毫无犹豫的下手,结果被“冤”为地下党而死,也还是个nobody。
有的人就算一再出现转机,好像沾满了鲜血也不用负责,完不成职责也不想切腹赖活,就算最后只想卸甲归田,还是被他人割破了肚皮,也是个nobody。
出身高贵富足,为了理想做了特工的,最后隐姓埋名逃亡;一腔热血,不惜用色诱人杀敌的,最后被烂人盯上先奸后杀;战争让女人更悲惨。
不论你是谁,都是“无名”。它的立意,是红楼梦似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从另一个角度看,所有的贪生怕死,随波逐流,见风使舵都没有活路,只有下定决心为了某种看不见的信念一条路走到黑的人的人生反而有一点点意义。
只有挣扎着能活出一点点人样的人,有悲悯心的人才能勉强抓住巨浪中的一两朵小小的浪花。
反正都是“渺小尘埃”,不如活得尽兴一点,不如不管未来的未知,就这么一条道走到黑,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至少不辜负自己。
这好像是无名反向给我们的力量,那样的乱世,还有人那样活过。
比起其他剧本杀电影、长视频电影、话剧电影、小品电影、MV电影,《无名》是最电影的电影场面一:
说电影是王一博的MV的,可能“蒋委员长万岁”的锅炉下站了一排等待枪毙的工人,他们被从背后随机击毙对你毫无意义。
你也看不出来之前麻木等待的人里,为什么突然站出来一个人说,我们不知道,肯定不是我们,因为我们不会把“脏东西”放到我们自己要喝水的井里,因为枪对准了一个孩子的后脑勺,而站出来的男人和孩子颇有几分相似,可能是父亲要保护儿子。
还有被水泥浇灌的那一幕让人更加心碎,所有人眼睁睁地看着水泥浇下来,有人手里举着一束佛珠,而其中一个闭上眼的特写镜头,看起来有一种解脱感,是什么样的社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场面二: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日本找水小队能用那么残忍的方式杀完根本没有惹到他们的远比他们多的普通中国工人后,那只看向他们的哀鸣的羊转眼就被炖成了一锅羊肉。
在这个看起来略显轻松的场面里,信息量极大,这帮人又是什么呢,还是无名。
他们可能已经是日本最后一批青壮年男子了,有的人有骄傲的航空兵哥哥,又如何呢,一、他的哥哥已经死了;二、他马上也要死了。
即便有皇家血统的公爵,又如何呢,他掉了链子不自知、找水喝到臭水也不知情、高兴地去为浇灌水泥倒计时,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愉快的暑期实践,他用手指假装胡子贴在人中上说,你们看我像谁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长得像裕仁天皇。在这里,天皇也是个无名。他还仿佛亲民地说,我以后会怀念你们的。不好意思,公爵阁下,你马上要被枪击了,你也不过是两国交战一枚博弈的棋子而已。
这样有丰富故事性、紧扣立意的场面,在无名里,比比皆是。
不把自己带入角色、不了解民国的历史细节和风俗风貌的人给强迫症和考据癖导演找bug是一种骄傲和狂妄
程耳导演的强迫症程度超过绝大多数人,所以找他的bug是很难的,因为他自己已经反复捉来捉去演练了无数遍了。
而且由于他过于尊重历史细节,他可能生怕被哪一个这方面的专家看出破绽来,或者他本身就是民国这段历史的专家,他的细节非常考究。比如上海居留日本要人录上的昭和19年(1944年),时间正逢1944年,和短期躲在基层小队里的公爵的短期锻炼是一致的,这是一份热乎有效的情报。
他的人物不完全是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可能是几个历史人物的混合体,但一定是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比如江小姐的原型郑苹如,叶秘书的原型汪锦元,公爵的原型大山岩的孙子和近卫文麿的儿子的混合体,唐部长的原型周佛海和丁默村的混合体,甚至把抗日战争胜利后把叶秘从提篮桥监狱放出来的情节都有考据。比如假装舞女诱杀独自出门的好色日本人的方小姐和叶秘查找的日本失踪人口记录和水井中发现的日本人尸体,即使是沦陷后的租界也仍然有自发的各种组织在暗杀日本人。
这种强迫症导致了某种费解,但同时也耐得住无尽的质疑、支撑着找线索的快乐。
程耳可能还忍受不了无用的台词,所以他的每一句台词都是要传递信息的,很多时候是暗示了没有拍出来的情节、没有拍出来的历史氛围。没有无缘无故不起作用的台词。
这里面的时间线提示,更重要的作用是,邀请观众带入时代背景,把自己放入其中用那种情绪去体验故事,体验如果你回到那个时代,你是其中的某人,你会作何选择?
如果你代入节节溃败马上要投降,几乎没有青壮年男丁可用的当时的日本军队,就不会问出为什么堂堂一个日本军官要用一份关东军满洲部署地图来拉拢即将晋升的叶部长这样的问题?敢问当年一起吃饭的人,还剩几个?
感谢导演对观众智商的尊重。
在我心中,《无名》的各项评分如下:
立意:超5星
诚意和匠心:超5星
故事:5星
叙事:4.5星
场面调度和细节:超5星
服化道:5.5星
摄影:5星
音效:4星
演技:梁朝伟、周迅6星(殿堂级)、江疏影5星、大鹏、日本人、王传君4星半,王一博4星、部分场面5星,张婧仪3.5星,黄磊3星。基本没有人出戏,除了黄老师部分场面略跨以外。
附加分:风格系数:9/10,创作初心和呈现的一致性:9/10。
最后。
致那些在战争中离去的无名狗熊和无名英雄们:
这个团聚的日子,应该有你们。你们本应该和我们一样携亲带眷,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
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有机会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打一星、二星、三星、四星或五星。那些每一颗无脑和随意打的星星,都是在回应和致敬这些人们。
而无论是因为“好看”,还是因为“余味悠长的好看”,更或者是“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时光洗涤的好看”,《无名》都值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