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上丝丝入扣,影片开始没多久就出现恐怖分子的声音,然后是主角的一系列反应,迅速地进入主题,并把主角的形象交代清楚,立住人物,一开始的悬念营造的非常成功,引导着观众往下看,并且这部电影是处在密闭空间当中,全靠人物的不断推动,剧情节奏非常紧凑,并且总是出人意料,很难让人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使整个影片都处在不停地悬念之中。

这部电影到最后的主题就是落在关于警察效率底下、政府腐败、以及串通整人的黑幕上,但最后主角按下按钮的那一刻真是有种大快人心的感觉···虽然很多韩国电影最后都落在批判政府警察上,但从来还没批判的这么彻底,以至于主角最后选择了毁灭,其实这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主角也只是个普通人,在得知恐怖分子的遭遇,再加上爱人遇难,自己又要背黑锅的处境,早已看清了世界的丑恶面貌,最后按下按钮,其实就是想要撕下世界虚伪的面具,是一种抗争和控诉,这是现实生活中多少人想做又不敢去做的事,这是前面所有情绪的一个积累,估计也是很多观众心里的潜台词吧,所以到最后真正按下去的时候,才有种想要拍手叫好的感觉。并且跟随剧情中观众情感的走向也非常的微妙,尤其是对于恐怖分子,前面大半年部分只能听到声音,而这种“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更容易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剧情越往后推反而对恐怖分子的同情心就越增加,就越会觉得“不就是一句道歉吗”,让看电影的人随着剧情的发展情感也不断累积。

首先,从开头说起吧,主角在接到电话后决定要做一个大新闻,于是主角开始在楼道里一边打电话一边走,急迫而快速的步伐也将观众带入了紧张的氛围中。当恐怖分子说出要叫总统时,对局长和主播的镜头一下子推进,将剧情带入最重要的阶段,接下来的剧情都是围绕道歉展开的。当主播听到自己身上安了炸弹时,画面开始闪现,并且 节奏不断加强,不仅是气氛和剧情的推进,更是主播内心的一种恐惧和紧张。在描写桥上的场面时,画质模糊,并且用一种灾难性视角拍摄,整个画面剧烈摇动,置身于灾难现场,画面趋于低调,色调暗沉,突出了此时桥上的慌乱和危险,以及局势的紧迫,无形中也让主播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警察与局长意见不一、产生争执时,把他们俩分别置于两个空间与主播进行不同的对话,并且拉下百叶窗,增强了两人的距离感以及体现出很明显的对抗局面,也使主角出于两难状态。当局长使主播爆出丑闻并以此来要挟他时,主播镜头转成了在摄影机的画面中,镜头呈圆形,将主播牢牢框在镜头里,画面全是蓝色,也是以局长的主观视角来看的,局长认为自己掌握了优势,可以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体现了局长的为人自私和阴险,并且也说明了主播此刻的处境糟糕和无助。到最后时,画面多是倾斜构图,给人一种不平衡、不安全的感觉,此时剧情已发展到白热化阶段,整个画面由蓝色转为暗沉的低调,并且灯光多是从背后的窗户透出来的,主角身上的光线反而没那么强烈,而后面的强光反而把主角的脸衬得更暗,突出主角此刻内心的愤怒和失望,当主角靠在墙边时将主角满面笑容的海报与现在的形象放在一个画面中,让此刻的主角显得更加落魄。整个影片的镜头也大多处于运动状态,不断用推进、晃动来将各种信息量和人物的表情组合到一起,让人感觉步步推进,非常的紧凑。

在声音上的处理也做的非常好,在紧张处时声音越来越大,或者戛然而止都可以带动影片的气氛。片中人物的造型也一直随着事态发展而变化,这也是主角内心的一个外化表现。影片开头的主角是一个失意的主持人,随意的穿着、没刮的胡子以及敷衍的口气都让人感到了他的不如意。接下来,发生爆炸,主角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不报警,为了做这个大新闻开始换装,剧情进入转折,此刻的形象是西装革履,整齐的头发和眼睛,这是的主角充满了自信,觉得很有把握,一心想要借助这个新闻重新上位。在警察局长死的时候,主角摘掉眼镜,头发稍乱,脸色苍白,此时的主角内心充满恐惧,也已陷入两难境界,进退不得。在大楼受到攻击后头发更加脏乱,脸和身上也全是灰尘,而在此刻空间里也只有主角一个人,表现了主角处境已非常艰难,但仍孤军奋战,一定要与恐怖分子斗争到底。

在最后一幕中,主角对恐怖分子起了恻隐之心,由想要把他弄死到向他伸出手,而在恐怖分子死了以后将矛盾聚焦到虚伪的政府和媒体上。主角按下按钮的那个镜头,拍的好像英雄人物一般,人物面对死亡毫不恐惧退缩,目光坚定,周围白色的和灰尘烟雾四起,并且画面用俯角拍摄,再加上配乐的激昂,其实这个镜头本身对这一行为就是含有肯定意义的,也在结尾处将全片感情推向最高潮。

我喜欢这部影片主要是因为这部影片的悬念做的非常好,包括节奏的推进和镜头的处理,从不拖泥带水,再加上音乐的烘托和实力演员河正宇的演绎,让感情层层累积,最后再一升华,让我感觉这部电影做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