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星是因为没有零星这个选项。

戏好不好看,剧本才是第一位的。我是知道海清主演才看的,但是看了四集后觉得故事太假,弃了。昨天网上一齐营销的海清在第五集中的炸裂演技不但没有勾起我回头再看的欲望,反而增加了我的反感。怎么说呢,为了迎合网络热点,《心居》一开场就从叙事角度做了手脚,拼命想让观众以为冯晓琴是个为家庭牺牲了事业的全职太太、一个永远捂不热婆家人心肝的外地媳妇,以便让观众迅速代入或迅速站队。由于很多观众看戏时只带情绪不带脑子,该剧确实成功地带起了网络热议。但像我这种比较重视故事逻辑的观众,就会觉得片方这种做法很cheap,即便主演是海清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片方根本不了解(或者不屑于了解)这二十年来上海男娶外地女的婚姻模式具体是怎样的——正常情况下是娶高学历轻资产的外地女,这是有数据统计的。这类外地女往往有份体面的工作,工资也还可以,但仅靠工资在上海买不起房子,娘家也不能帮忙付首付,当她们年龄大了之后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就会很自然地被挤出这座城市。所以,如果她们对留在上海有执念的话,嫁个有房住的上海本地男并在十年后获得上海户口就是最现实的选择。因为高学历的外地女多(大学扩招二十几年了),体面的工作岗位少,有房且愿意娶外地女的上海本地男更少,她们在这个婚姻市场上是被挑选的那一方(娘家出得起首付的外地女生、没房子但不强求一定要留下来的外地女生不需要走这条路,不在我说的这个范畴里面)。那么上海本地男又为什么找这类女生当老婆呢?一方面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她们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啊。

然而由海清饰演的冯晓琴是个什么人呢?虽然这个剧从一开始就各种误导各种回避,但到第五集的时候也不得不完全展现出来:她只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捏脚妹(我这么说并没有歧视捏脚妹的意思。我个人尊重所有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婚姻市场一直就是个称斤论两的地方)。据说原著小说中的顾磊有腿疾、没工作,好像还有某种不利于男女关系的缺陷,而冯晓琴长得漂亮还比他小很多,顾磊娶冯晓琴似乎是件说得通的事,但这个剧里的设定已经变了啊。剧里的顾磊是个健康的正常人,虽然既没上进心也没多大能耐,但受过教育且有份不算太差的工作(尽管是靠姐姐找的),奶奶和父亲都有社保,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没有失能,父亲身体健康还有丰厚的积蓄,家里的房子宽敞到不仅能四世同堂还能收留小姨子,这硬件条件已经打败很多上海底层小男人了,找个没文化的捏脚妹当老婆,是有面子,还是有里子?特别划重点:顾磊有位爱护家人的“白骨精”姐姐,不只愿意补贴现在的家用,还有能力为两位老人将来可能的开销兜底,真不需要靠他卖身换保姆。这段婚姻在现实世界中的上海不能成立,演员的演技解决不了故事失真的问题。

我原以为,片方找来滕华涛和海清是想炒炒《蜗居》的冷饭,结果发现是我自己想多了,人家对标的明显是《安家》、《三十而已》这种刻意制造话题的浅薄之作。更糟糕的是,《安家》、《三十而已》等剧虽然也有“主角即正义”的毛病,但那些主角们至少还是靠双手创造明天的社会主义新青年,而《心居》的女主角明明是个试图以婚姻换取娘家阶层跃升的心机女伪白莲,片方却愣是昧着良心把她当作一腔真心被辜负的真白莲来塑造,让我觉得自己的智商和价值观受到了双重侮辱。

P.S.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外地女,我认为这部剧严重冒犯了上海土著长期以来“精明小气”的头衔。

———————————————————————————

后记:剧是已经弃了,但今天又看到有营销号说,在后面的剧情中,冯晓琴托熟人给她的妹妹介绍了个银行的工作。可我记得她妹妹连大专都没上过吧?上海的金融行业从业者们的确经常自嘲是“金融民工”,片方不会就此认为这个行业里面真的有民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