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故事片《春归红楼》,是一部拍得较好的农村题材的影片。

作品通过老县长杨建一家人的矛盾纠葛,反映了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各级于部带领群众医治十年内乱留下的创伤,向贫困挑战的精神面貌。观后使人振奋,也颇得启迪。

得到的启迪之一是,领导干部应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影片中的杨建和关汉达,分别代表了当前干部队伍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一种是象杨建那样的,虽然身受十年磨难,妻离子散,但在重新工作以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恩怨。委屈。更没有想到要如何保养自己、如何多活几年,而耿耿于怀的是家乡的贫困、人民的苦难。从杨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可以认识到我们党之所以在遭反复折腾之后还有威信,还有能力领导全中国,除了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外,就因为还有大批象杨建那样的好同志、好干部在努力工作。

党中央多次重申,要各级于部振奋革命精神。强调这一点,当然是有所指的。当前,我们的有些干部精神不那么振奋,有松懈、涣散的现象。诸如关汉达夫妇那样的人,自然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有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的。关汉达等人,为什么会失去当年的光彩,成为庸庸碌碌、修身养性、胸无大志的人呢?客观原因也许有一些,如年纪大了,精力不支;十年迫害,吸取了消极的“教训”过去辛苦工作,反而费力不讨好……不过,更重要的,恐怕还是革命意志衰退,对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和反感,甚至顶牛,个人主义的东西抬了头。关汉达的妻子孙英,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老头子多活几年、多当几年“官”,以便保住房子、汽车、医疗等待遇;另一方面却又表白自己“什么官也不当,就在家里养鸡喂猫,这种精神状态,同他们当年“冲锋在前、不怕碰枪子”的革命精神相比,又何止相距十万八千里?从杨建关汉达这两类干部的对比·中观众们是不难明白应当向谁学习的。

得到的启迪之二是,应当采取什么办法改变穷困面貌。过去,有人似乎认为脱掉穷帽子有一定的公式,什么为“纲”,什么为“主”,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而忘掉的,却是最重要的东西---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盐碱地公社,顾名思义,那是个草木难生的地方,富起来谈何容易!在老县长面前,盐碱滩的问题一大堆一个劳动日才八分钱,成群的光棍没对象,不正之风很严重,人心不安想往外闯……用牢骚光棍的话来说,这里“穷折腾了十几年,折胸得盐碱滩真成了林秃子的脑袋,不长毛了!”

杨建所采取的,并不是什么惊人的方法,而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办法。他没有动用权力调给回销粮、救济款,而是分析了盐碱滩紧挨着微山湖这个金饭碗的有利条件,采取先发动生产自救,搞副业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再来改造盐碱滩的办法。看来,在党的方针指引下,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和可能来发展生产,才是战胜贫因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