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越发难看,就算偶有看完也毫无写影评的欲望。有老朋友推荐了一个B站up主,食贫道,曰:“纪录片拍的很棒,堪比中国BBC。”
于是我找了他们最新一期充电视频来看,标题为《首尔夏天》。
3个多小时的时长,超清镜头的近脸实拍,各类普通人的坦诚采访,更不乏构图完美的空镜,确为佳作。
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有耐心花3小时去看一部虚构类型闷片,但作为纪录片的《首尔夏天》的3小时,过的很容易。
内容很多,开头用文字和一段简单采访介绍了韩国的建国由来,罗列了政权更迭过程,顺带讲了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韩国的此起彼伏。
资本主义的韩国好吗?真的好,韩国不至于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
那如果当时走通的是社会主义,韩国会更好吗?不好说,但朝鲜绝对不是韩国人所愿。
现在的韩国,济州岛有93岁的海女每天在下海劳作,而江南区有93岁的老太还在削骨整容。
93岁的海女在被采访的镜头里看上去是70岁的精神面貌,而93岁的江南贵妇,虽然没出镜,但在旁观者的口中,她高龄整容是为了以一种美貌的容貌死去。
如果是你,是想做海女一辈子辛苦劳作,但活到93岁还能理直气壮的告诉世界我还活着且活得你们都久都健壮,还是做江南贵妇,一辈子养尊处优,但活到93岁还要脸部削骨变美以满足某种社会规训?
后面大量篇幅在讲韩国考生和练习生。同样的年纪,需要花费同样大量的财力和时光去努力,为了那个也许根本不存在的美好未来。
中国人近年舆论上总喜欢说现在的中学生辛苦,但看了纪录片里韩国学生的生活,你会发现中国学生的辛苦像小儿科。
就说一个点,韩国补习班集中区域,间或穿插着不少医院门诊部。
中学生们天天上课加各类补习,每天睡不到4小时,怎么扛下去?每周去补习班旁边的医院打营养针,打完针恢复精力了继续补习。
除此之外,外貌也很重要,中学生很多还被妈妈拉着赶在上高中前去整容。
我看的时候作为旁观者都能感受到一种绝望,经历过这种地狱生活的人,我猜大概不会想生小孩。
因为,你已经无法反抗了,又何必让小孩再重复这种绝望呢?
而另一边,不打算考大学的年轻人们,都决定走练习生当明星的路线,但这条路似乎也没有更容易一点。
一样需要每天付出大量的时间练习,付出财力物力找老师上课,每个月参与考核,考核通过才能进入下一轮,一轮复一轮,仅仅为了出道。
但出道不是终点,只是起点。
极少数出道团体才真的能成为kpop中席卷全球那种大明星,大部分的人最终只能靠拼命开签售会保持曝光,或者直接消失。
纪录片里近身记录了一位24岁的女练习生。
她大概率不会成功,但被记录下来的青春和努力,也许是她坚持下去的理由。
人生就像一场豪赌。
但韩国的年轻人似乎没有第三条路好走,只能赌自己能考上好大学进入好企业,或者赌自己能出道成为大明星。
成为卖劳力挣扎求生的海女,那是赌输之后才会选的人生。
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是被钱统治的社会。
就像你在江南区进夜店,如果你年轻貌美,可以直接进,如果你年老丑陋,那不好意思,花100万韩元才能进。
在纪录片里能感觉到钱在整个韩国社会运转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行业。
他们高考制度的几度改进,好像就是为了让学生不得不去参加各种补习班以适应新的入学要求。后果是短短二十年,学生已经变成每周需要打针每天都上补习班,整个学生时代都疲惫不堪,否则绝对考不上大学的状态了。
想起之前有几年中国也试图把教育产业化,教培行业和高校提前招生轰轰烈烈纠缠起来,颇有些复刻韩国的意思。
但据说很快被叫停了?
这可能也是我们体质的优越性吧。
看完本片,不奇怪为什么韩国人不生小孩了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强烈推荐这部《珠江人家》
我以前不太爱看民国剧,大概因为那个年代的剧集总是汇聚着民族的凄风苦雨。前段时间偶然打开了《珠江人家》,被开头那个藏在桌子底下无声痛哭的小女孩吸引,忍不住想看下去,看看她的人生会怎么样。这位小妹妹是岭南荔枝商人陈家的幼女,上头还有两个 ...
国庆档院线实在没什么想看的,于是在家看电视。看完了《异人之下》,优酷直接给我推送了《少年歌行》,点开随便看了看,一不小心上头好几天看完了。同样是今年的口碑武侠,和《莲花楼》的中年主角团比起来,《少年歌行》的主角团属实是鲜花怒马少年郎 ...
最近有部日剧很多人推荐,叫《重启人生》。这个周末闲来无事就找来看了一下,看到三集只觉得平淡无奇,普普通通女人友情向的作品,没什么特别的。但因为里面提到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平成代艺人和作品,包括插曲(比如这首一公升眼泪的主题曲粉雪),我还 ...
等了很久,《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终于出熟肉资源了。全球疫情结束,没想到是日本人首先拍出了疫情影响下的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知道这部电影,是由于今年2月份它被列入日本#2022年电影旬报十佳电影榜单#第三名,之后有个在日本的华人发的微博 ...
看《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到第11集。这部戏被有些朋友批评说节奏太慢,我却觉得正是它慢悠悠的,才把明朝知府知县胥吏乡绅之间的关系给娓娓道来了。上图是知府治下七县其中之一的县令,这张构图背后是个忠字,但他忠于的不是治下的百姓,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