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太愛看民國劇,大概因為那個年代的劇集總是彙聚着民族的凄風苦雨。
 
 
 
 前段時間偶然打開了《珠江人家》,被開頭那個藏在桌子底下無聲痛哭的小女孩吸引,忍不住想看下去,看看她的人生會怎麼樣。
 
 
 
 
 這位小妹妹是嶺南荔枝商人陳家的幼女,上頭還有兩個哥哥,第一集開頭五分鐘,她的人生從花團錦簇到家破人亡。
 
 
 
 這是國共在本劇的第一次交鋒,她的父母因為是共産黨而被國民黨設計滅門。
 
 
 
 後來她流落街頭,被一個小男孩撿回了紅船,做了廣州粵劇界大佬的女弟子,長大後成了劇團的當家刀馬旦,過上了看上去也很風光的生活。
 
 
 
 好景不長,很快日本人就來了,一陣轟炸之後占領了廣州。
 
 
 
 日本人要粉飾太平,試圖營造一種在日本人管理下廣州仍然欣欣向榮的局面,于是這位當紅刀馬旦被逼着上台給日本人唱戲。
 
 
 
 她當然不肯,但日本人用她師父來要挾,她隻好上台,想在台上以死明志,但又被識破,日本人扔掉了她的真槍頭将她推上台,拍了照片四處宣傳她為日本人唱戲。
 
 
 
 沒人相信她,都說她是漢奸,她救出的師傅也不肯原諒她。
 
 
 
 但最終沒有人能逃過日本人的威逼,用劇裡一句台詞,“你沒有做漢奸,可能隻是你運氣好,沒有被挑中”。
 
 
 
 後來她師父被日本人逼死,她幹爹為了給她師傅報仇也被亂搶打死,她最終站出來扛起了兩個零散的劇團,帶着他們搭着紅船逃出了廣州。
 
 
 
 上面講的是妹妹的故事線,同時發生的還有兩位哥哥的人生故事,他們一個被一家生藥鋪子撿回去當了徒弟,最後做了廣州城裡藥材走私生意的老大,一個被廚子撿回了船上,最後去廣州大酒店做了大廚。
 
 
 
 他們的故事線更精彩一些,夾雜着國恨家仇和一路披荊斬棘獲得成就的爽文情節,可看性很高。
 
 
 
 
 唯一的缺憾是大哥的演員歲數太大了,演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不免有點違和。
 
 
 
 二哥是張翰演的,雖然也不年輕,但意外的演出了年輕人的感覺,一點都不油膩。
 
 
 
 妹妹的演員我不認識,但演技相當精湛,不論是開頭的小演員還是長大後的大演員,眼睛都像會說話。
 
 
 
 這部戲我推薦的點,劇情豐滿嶺南風情到位是其一,其二就是裡面那些負面角色,竟然都演得很真實,和以前我印象中的抗戰劇中那些臉譜化的壞人大相徑庭。
 
 
 
 裡面有個日本人,一開始是以中國記者的身份潛伏在廣州的,和妹妹是好朋友。
 
 
 
 日本人占領廣州之後,他苦口婆心的勸說妹妹登台唱戲,勸說大哥參與日本人組織的醫藥聯盟,給的理由是,大家一起過好日子不好嗎?
 
 
 
 在這位日本人心目中,大東亞共榮圈不僅僅是為了日本人的利益,更是為了大東亞的利益,但在劇裡給的在廣州戲園裡看戲的鏡頭,前面幾排看上去隻有日本人坐着。
 
 
 
 中國人信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顯然導演想表達的,還是抗日的必要性。
 
 
 
 
 
 
 《珠江人家》講述故事的大背景,是國民黨内鬥,國民黨剿匪,國共合作,之後估計還有一波内戰劇情。
 
 
 
 但劇本重點不在這些大事件,而是聚焦到了大事件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無常命運,裡面有很多很多突如其來的死亡,讓人看得揪心。
 
 
 
 首播在央視一套,據說已經穩拿了央一2023年的收視冠軍,推薦大家一看。
強烈推薦這部《珠江人家》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看完本片,不奇怪為什麼韓國人不生小孩了 
 最近電影越發難看,就算偶有看完也毫無寫影評的欲望。有老朋友推薦了一個B站up主,食貧道,曰:“紀錄片拍的很棒,堪比中國BBC。”于是我找了他們最新一期充電視頻來看,标題為《首爾夏天》。3個多小時的時長,超清鏡頭的近臉實拍,各類普通人 ...
 愛少年歌行的人,都是不肯長大的人
 愛少年歌行的人,都是不肯長大的人 國慶檔院線實在沒什麼想看的,于是在家看電視。看完了《異人之下》,優酷直接給我推送了《少年歌行》,點開随便看了看,一不小心上頭好幾天看完了。同樣是今年的口碑武俠,和《蓮花樓》的中年主角團比起來,《少年歌行》的主角團屬實是鮮花怒馬少年郎 ...
 再活一次會更好麼?
 再活一次會更好麼? 最近有部日劇很多人推薦,叫《重啟人生》。這個周末閑來無事就找來看了一下,看到三集隻覺得平淡無奇,普普通通女人友情向的作品,沒什麼特别的。但因為裡面提到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平成代藝人和作品,包括插曲(比如這首一公升眼淚的主題曲粉雪),我還 ...
 一場突如其然的郊遊
 一場突如其然的郊遊 等了很久,《在公交車站直到黎明》終于出熟肉資源了。全球疫情結束,沒想到是日本人首先拍出了疫情影響下的弱勢群體的生存危機。知道這部電影,是由于今年2月份它被列入日本#2022年電影旬報十佳電影榜單#第三名,之後有個在日本的華人發的微博 ...
 愚蠢的民意
 愚蠢的民意 看《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到第11集。這部戲被有些朋友批評說節奏太慢,我卻覺得正是它慢悠悠的,才把明朝知府知縣胥吏鄉紳之間的關系給娓娓道來了。上圖是知府治下七縣其中之一的縣令,這張構圖背後是個忠字,但他忠于的不是治下的百姓,也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