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这部剧真是教科书级别教编剧如何把书本上枯燥的东西编成戏。1.首先角色的生活化:把书本里的人物“拉下神坛”,陈独秀也可以蓬头垢面,也可以大叫“我要亲吻你”,也可以吃人家剩下的盒饭,但核心在于角色虽混不油。2.自然的笑点:呜呜呜我太喜欢辜鸿铭了,他身上充满反差感所以很好笑,每次出场都是极有排面,长辫一甩、大烟一抽,情绪明明放在脸上却要保持自己大家的形象,一着急,就有人在旁边像捧哏一样的“恩师莫急”。而且辜鸿铭的形象塑造妙在编剧不希望他是反派,但又没有通过很多废话去解释“君子和而不同”所以我们要理解辜鸿铭,编剧对辜鸿铭的情感是渗到角色的一言一行中的。好的编剧总是相信观众的智商的。非常有学习意义的一场戏是,女儿想吃肉,李大钊说吃素菜健康委婉拒绝—李大钊拿到蔡元培给的钱,又可以吃肉—有人急需500大洋,李大钊直接把钱送(和女儿解释的那一段差点没给我看泪目????)—陈独秀知道李大钊的性格,所以把其余的钱交给李大钊夫人保管,一家人又能吃肉了。这就是红色独幕剧典范啊,符合三一律,能体现角色动人的“大家”与“小家”的取舍,而且戏剧性也强,故事不断反转。最体现导演功力的还是要数延年乔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他们走入人群,挥手告别,往前走就变成脚锁铁链的镜头,一回头又变成慷慨赴义的笑容...
为什么只有四星,我觉得导演和编剧对胡适的理解太片面了,更遑论大多数观众是那么好煽动,没什么求真求实的意识,所以看剧开弹幕的时候就一度想砸手机!从一开始胡适和那么多女性共处一室谈笑风生,我就感觉到导演对胡适情感的倾向。我从来觉得所有的戏剧和电影都是假的,哪怕是觉醒年代这样的作品,因为作品只能反应人物片面的性格和一部分故事,而观众会误以为这被展示出来的部分就是角色的一生。作品主旋律,支持斗争,而胡适自热而然就成了衬托斗士如何英勇如何舍小我成就大家的牺牲品,只能说真实的胡适被导演和编剧用艺术化的方法利用了????我很烦看到一个会说“如果我学到一丝一毫的好脾气”的人被展示出被孤立的一面,塑造成一个伪善的形象。第二,剧里的女性形象太薄太薄了,李大钊陈独秀的妻子几乎没有任何不同,本分温柔善解人意的贤内助。她们不会是没有故事的人,谁能想到形象薄成纸片的好好妻子高君曼还是一个大学高材生!为什么导演不愿意对如她如邓颖超这样的女性多一点耐心的研究和刻画呢?包括几个小女生几乎都是恋爱脑,她们的故事大多为了衬托自己男朋友如何舍生取义或割舍儿女情长而走向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