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李雪健成功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模范人物。
影片内容上来看,从焦书记报道,走访火车站,几次开会,和吴县长的矛盾,下乡调研,送站无锡人才,家宴,女儿放学,给基层干部们凑粮食,接受调查,治沙,治水,上门看望干部,到自己住院。塞进影片的内容太多太全,尽管塑造的荧幕形象很经典,也用上了许多焦书记本人的原话或者细节(比如“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或者那把被磨烂的椅子和墙上的治沙图),但很多情节都没能铺展开来,提一嘴就结束了,太赶进度。看的版本是1小时36分钟左右的,故事情节总给人不够连贯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现有版本有剪辑,还是安排不当。当然焦书记本人的事迹非常丰富,但如果能适当延长影片时间或者更精炼,观影体验会更好。
其他方面,李雪健本人也好,吴县长乃至孩童也罢,表情台词功夫都不逊色。扬起的沙尘,脸上褶皱、汗水和浮灰,脚下的泥泞,也十分真切。影片里面两次提到的“灾区栽干部”,吴县长一直秉持的“讲政治”,同样是能够直指问题矛盾的。
最为遗憾的两点,1.地委调查组在会议上,干部们矛盾激化时,调查组是如何一下转变看法的,内容上略过了(从会议上的紧张气氛,直接转到了基层干部们情愿,调查组也摆明态度支持焦书记);2.吴县长的几次露面,既重要,又交代不足,有些奇怪。焦书记虽然先后四次和吴县长产生过矛盾冲突,但两人最后也仅是各执己见,留给后人分说,后面吴县长没有下文,给观众留下了太大的空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里这种,新任领导报道,独自(或带少数人)下乡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在干部身上,带干部来开现场会解决问题,然后发现其实是县、市、省级班子里自己的搭档的问题,最后深入危险调研,化解危险的模板,也被10余年后不少类似题材的电视剧借用了(比如《龙年档案》里的罗成,上任后也有着焦书记的影子)。
《焦裕禄》观影有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