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1990)的劇情介紹
1962年冬,焦裕祿(李雪健)被派往災荒嚴重的河南省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眼見街上成群結隊的乞丐、紛紛逃亡外地的饑民,他心情十分沉重,下決心根治長期困苦蘭考百姓的風沙、水澇和鹽堿“三害”,不久,他在多次深入基層做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治理“三害”的方案。但他深入群衆的工作方式招緻縣長、縣委副書記吳榮先(李仁堂)的不滿。
升為縣委書記後,焦裕祿不顧肝髒經常脹痛,幾乎每日都堅持去治理“三害”第一線工作,很得人民愛戴,吳榮光指使人就某件事借題發揮想将焦裕祿整垮,結果全縣群衆聚在一起為他鳴冤。其後蘭考遭遇特大水災,焦裕祿的肝病雖然已到晚期,仍堅持去抗災第一線。
升為縣委書記後,焦裕祿不顧肝髒經常脹痛,幾乎每日都堅持去治理“三害”第一線工作,很得人民愛戴,吳榮光指使人就某件事借題發揮想将焦裕祿整垮,結果全縣群衆聚在一起為他鳴冤。其後蘭考遭遇特大水災,焦裕祿的肝病雖然已到晚期,仍堅持去抗災第一線。
焦裕祿(1990)的影評
《焦裕祿》觀影有感。
1990年,李雪健成功塑造了一個理想化的模範人物。 影片内容上來看,從焦書記報道,走訪火車站,幾次開會,和吳縣長的矛盾,下鄉調研,送站無錫人才,家宴,女兒放學,給基層幹部們湊糧食,接受調查,治沙,治水,上門看望幹部,到自 ...
上海疫情: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少了這樣的書記
“群衆在挨餓、在受凍、在罵娘,可國家調撥的大批救災物資已積壓在站台整整八天,風吹雨打無人問津,這是在犯罪啊!”。。
“群衆滿意和黨滿意是一回事,因為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
望中央派個焦裕祿式的好父母官,帶領上海人民早日擺脫精疲力竭搶菜未果、因饑餓和焦慮夜難入寐的困境。
為了焦裕祿那段話,為了上海人民
蘭考?上海!
小時候姥姥就有一本焦裕祿紅褐色筆記本,我不解的問,誰是焦裕祿?當身處上海2022年疫情,你會感到一個為民做主、不唯上不顧個人安危、解決糧食問題的好縣長,是多麼值得被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