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不断的去与人比较,不断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去提高自己。无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检验教育成果的考试中,处处都充满了与别人的比较和竞争。

无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检验学习成果的考试中,大家都过于重视一个结果。你去学钢琴,大家会关注你考到了几级;你学画画,大家会说以后高考选艺术类,增加了一条出路。似乎没有人在乎你是否真正的喜欢这样东西,你在学习这样东西的过程中真正的收获到了什么。

对这些现象我持中立的态度,因为在中国人口基数巨大的国情下,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在学校里锻炼这种在竞争中取胜的能力,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但是只希望以后在离开学校之后,在自己能够自由决定人生的情况下,能够真正为了热爱去学习,去生活。

当下的分科教育,一定程度上会把各个学科割裂开来,即使是现在上了大学,也会发现各个学科虽然交叉点很多,但是并不能真正的去融合。芬兰的现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这种问题,希望在未来我们也能试点这种现象教育,培育出更好的综合型教师。

体育教育的缺失使现在许多人身体素质都下降,在未来我们也应该加强体育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去体验到更多的运动方式,发现运动中的快乐,真正的爱上运动。

无论是日本对孩子秩序性严谨性的教育,芬兰的鼓励式快乐教育,英国的精英式绅士教育,都是本国社会需求下,与本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我国也应该在国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而不是直接去照搬其他的教育模式,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也许教育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