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号观看的《七武士》,直到今天才有空来补充影评,想想那还是一个双休周末,随后就是五一前的单休,怠惰使我将这篇影评一直拖到了今天。等今天过去清明假日也就只剩下一个周末,而三天内长达9小时的车程也使得整个假日被切分的碎片化,而这篇影评也就只能写写停停,断断续续写了1000多字,思维不连续也请诸位见谅。

前些日子鉴赏的黑泽明导演的《七武士》。电影的故事非常简单,主线故事就是农民发现山贼计划在秋收之后过来打劫村庄,于是他们计划在外面雇佣武士来保卫村庄,并最后成功保卫村庄的故事。电影让我所惊叹的是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竟然被黑泽明导演丰富成了时长近3个半小时的电影。虽然涉猎的黑泽明导演的电影并不多,但管中窥豹的从《七武士》到《罗生门》观摩,黑泽明导演的风格可见一斑,黑泽明导演喜欢在一件简单的事情中不断丰富人物元素,最后电影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引发观众思考,而如何将一个简单的故事丰富到如此高度和深度,这便是黑泽明导演的高明之处。

电影虽然看似只是简单在讲村庄保卫战,但是从各个角度电影又丰富了非常多的内容,从初期的找寻伙伴到最后决战,黑泽明导演在塑造人物角色的时候并没有吝啬任何的时间,在电影初期的一个小时没讲述了七人相聚的过程并且每个人物都塑造了一个初见场景以及性格特征,这也使得每个人物都能如此深入人心。

紧接着相聚过程,导演又安排了快1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七武士和村民一起训练,逐渐加强主角团之间的链接,同时也开始塑造村民和七武士之间从最开始的相互不信任再到信任的进展,在这一幕中观众会更加相信大家都在为着相同的结果作着自己的努力,同时在最后加入菊千代也一步一步融入到团队中,同时在讲述他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士成长的故事。

最后一幕自然是守村的大决战,电影刻画了盗贼,村民武士之间在决战的准备,在战斗中武士们遵从着逐个击破的策略,并最终取得成功,但武士和村民们也是损失严重,高高的坟头上七人去四,而武士之下则是大量村民的乱葬岗,所以死去的不止武士也埋葬着大量的农民,而这是时代的悲哀。

电影至此其实故事就已经结束了,黑泽明导演的剧作编排不得不让人惊叹,首先在第一幕中导演就开始塑造人物性格,从莽撞冲动但却充满赤诚的菊千代,冷静机智并极具领导天赋的堪兵卫,善良有梦想的年轻武士胜四郎,具有武士风度且有人缘的五郎兵卫,有情有义的七郎次,朴实幽默随和的平八,冷静冷血且武力好强的久藏,七名武士性格极具特点,而如此生动的人物才能够在他们死亡时震撼到观众。

然而电影的引发的思考不止于此,首先是看似一股绳一般的保卫队中,村民和武士却有着不可分割的隔阂,武士有着高尚,善良的品格收人尊敬。而村民虽看似单纯淳朴,但内心中却有些不可磨灭的自私。两者在第二段中看似融合到了一起,而在最后一段又将这貌似融合全部打散,再次回到泾渭分明的两个阶级。正如农民快乐唱着号子的春种和武士坟墓并存时,既表述武士阶级的落寞,同时还通过农民的自私揭示了人性中的恶。其实再深入思考一层可以发现,导演通过志乃和胜四郎的爱情批判了日本传统的父权对于女性的迫害,而盗贼即是耗尽最后一人也要攻打村庄不由的让人联想到时代迫使这群盗贼攻打到最后,倘若失败也无法活下去的事实,这又一次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催。至此黑泽明导演在这部电影中融入了社会,历史,传统,人性等一系列元素,不由让人感叹其丰富程度。

当然电影的视听语言也极为丰富,尤其是雨中决战,混乱泥泞,惊慌和狼狈共存,值得细细品味,但关于本片的拉片很多,就不再此赘述,各位看官可去b站自行寻找。导演看起来剧作还是很符合好莱坞的三段式叙事,所以本片不难懂也不晦涩,简单直白的反映了关于这一切导演的思考,不愧是一部杰作。

能阅读至此也感谢各位看官的耐心,本篇评论仅以个人视角评价本片,如有遗漏还请指出。个人评分:9.35分,极其简单又复杂的电影,值得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