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oetic movie,诗一样的电影。

...

不同于王家卫惯常的对台词的造设与把握,在《花样年华》中,随性、诗意、深刻的语词似乎被那缄默与克制的情感所阻隔,沉默代替了语词。中国人所特有的道德伦理观念,加之身处香港这一英国殖民地背景,使得周慕云与苏丽珍都保持着一种情感上的克制与压抑。周慕云绅士性的忧郁与静默,苏丽珍身上那种中国女性的雅韵与风情,在电影诗一样的画面和构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

爱情作为一种符号有明显的能指,但似乎没有明确的所指,没有人知道它的意义具体指向什么,但《花样年华》或许可以作为所指的一种。《花样年华》足够做一部电影的审美范本,它的叙事结构并不是突出的构成要素,王家卫这次将重点落在了审美上:用鲜明的人物形象、言语、行为举止以及独特的镜头、异质性的配乐去建构或托举出整部电影所要传达的美学内涵。那些生活化的台词、流动又凝滞的画面乃至蕴于人物内心的微妙、压抑的情愫都像诗一样凝练、含蓄、细腻、隽永。

...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