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太多期许和幻想捆绑束缚着的花朵,自然也不如生长在荒野、道旁的狗尾巴草生命顽强。

我和妻子平时爱宅在家看电影,这是我们相识之初就结下的共同爱好。虽然她更倾向于看动漫,但大多也能接受我推荐的片子。

每次我下班回家,她已做好晚饭在等我,我就习惯地把电视机打开,但并非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家里也没装有线电视。

我把移动硬盘接到电视上,然后开始挑选电影。

但那天妻子心血来潮,非得看她自己下的一部片子,就是今天要聊的这部《花束般的恋爱》。

...

电影的前四十分钟,基本就是情感类日剧常见的套路——熟悉的日系配乐和摄影色调,加上男主的帅气和女主的卡哇伊,妻子看得满脸都是春心荡漾的姨母笑。

我满不在乎说:你且看吧,前面有多甜蜜,后面就有多悲伤。

妻子很不高兴地瞥了我一眼,说:快洗碗去。

事实证明了我的正确。但这并不能说明我预言有多准,只是因为它就是我现在的生活——既曾向往着琴棋书画诗酒花,又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

年少时,我们都渴望爱情、友情、梦想这些令人兴奋的事物,但渐渐地,我们的渴望变得没那么强烈了,因为现实生活给了我们其他选择。

...

城市里的人都害怕孤独,何况是在东京这样繁杂纷扰、喧嚣浮华的地方。有句俗话说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电影里,男女主人公本是不怎么合群的俩个人,因为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和众多相近的爱好而在一起,这本该被所有人羡慕和祝福;却也正由于这些出奇一致的默契与喜好,为他们将来的悲伤埋下伏笔——他们看中或需要的,其实并不是对方,而是对方身上另一个自己。

他们同样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喜欢同样的书、漫画、歌曲、电影……对待某件事总抱有同样的看法,并持有同样的偏执……

在他们的世界里,“有趣”是一个低频却高级的词汇,外人无法轻易触碰;对他们而言,能在偌大的自我空间里同时产生共鸣,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而这,是一门玄学。

正如“感觉”这种东西,终究是说不上来、捉摸不定、反复无常的。别人问你,对某人的“感觉”如何如何,你说,挺好的。这可能说出了你当下真实的想法,但也可能什么都没说。

《重庆森林》里金城武说过一句台词: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所以,电影里男女主角眼中的对方,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自身和周遭变化而慢慢改变。

而他们二人爱情的转折,也正是从融入社会以后开始的。

首先是面基彼此家长。

女主的妈妈作为职场过来人,上来就语重心长地对男主说:出社会就像泡澡一样,进去之前会觉得很麻烦,进去之后就会觉得:好舒服啊。

...

并说了一句让男主终生受用的话:人生就意味着责任。

...

这句话在电影的后半段,简直成为男主的人生信条。

慢慢地,他也不再是那个坚持画画梦想的半吊子大学毕业生,而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东京社畜。

男主作为刚入职场的新人,免不了像我们每个人一样,须经历一番血雨腥风的现实毒打。在他职场历练升级的过程里,其中一个片段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一次上司安排给他的交货任务中,送货的卡车司机却连人带货故意将车开进了东京湾。

当时,男主的内心独白这样说:

...

而这个情节,让我不由联想到2018年一则火遍网络的真实新闻——那个在西雅图偷飞机的人。

这个人名叫理查德·罗素,但人们给他起了另一个称呼:Space Cowboy(“太空牛仔”)。

某个周五晚上,美国西雅图塔科马机场,29岁的理查德·罗素在结束了自己一天的常规工作后,偷偷溜上了停机坪上一架76座双引擎庞巴迪Q400客机的驾驶舱。

然后,没有飞机驾驶执照、也没有接受过任何飞行训练的他发动了引擎,把飞机飞上了天空。

靠着在模拟航空游戏里学到的有限操作,他驾驶着飞机做出了一连串惊险的动作,地面上的人们在惊呼中拍下了视频。当时的天空很美。

...

75分钟以后,飞机在西雅图附近普吉特湾的一个小岛上坠毁,理查德·罗素没有生还。

他原本在西雅图机场做地勤,每天就是把旅客托运的行李一件一件搬上飞机。

在他放在自己博客上的一段视频里,他抱怨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从事这样枯燥而且环境恶劣的工作。但在视频结尾他话锋一转,开心地说这份工作的好处是可以有机会享受航空公司的福利到处旅行。

他的朋友都说,他为人善良,正直,乐于助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甚至会为了劝朋友戒酒而把他们拉去参加篝火晚会。

他的同事也说,他生前最后一天上班,没有表现出任何悲伤或者不同寻常的迹象。

他的家人发布的公开声明说,他是一个温暖而有同情心的人,是忠诚的丈夫,是关爱父母的儿子,被身边所有人喜爱,因为他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温柔和善。

总之,他不悲观,不厌世,没有悲惨遭遇,没有被孤立排挤,没有反社会人格,没有报复社会的倾向,没有被伤害过也没有想过要伤害谁。

29年的人生过得平淡但知足,爱着,也被爱着。

但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冲进理查德·罗素的内心,找出他当时真正的想法。

我想,理查德·罗素和电影中这个冲进东京湾的货车司机,本质上是同一类人吧。

...

当男主的同事得知货车司机的做法时,却表示非常羡慕。

男主不屑道:这没什么好羡慕的,人生就意味着责任。

...

...

这正是女主妈妈与他第一次见面时,在饭桌前告诫他的话。

Bob Dylan在《Blowing in the wind》里唱过: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在他们称他为男人之前?)

而“人生就是责任”这句话从男主嘴里脱口而出时,时间才过去不到两年。

作为晚辈的同事显然还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他看着还在拼命加班的男主,不怀好意地说:是啊,好辛苦啊,辛苦你了。说完就乐呵呵地下班走了。

被激怒的男主把手上的报告卷成一团,要砸向同事,同事却已甩门不见踪影……

诚然,职场是残酷的,无论是外在的,内在的;身体上的,心灵上的。

但压倒男主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显然不是来自于职场的压力,而是女主的“背叛”。

一些人的爱情或许是这样一个过程:

女孩原本单纯、可爱的性格吸引了男孩注意;于是男孩主动向女孩示好,发起追求攻势;相识中,女孩对男孩的好感渐渐提升,随后俩人决定在一起。

...

可随着女孩的可爱撒娇愈演愈烈,慢慢让男孩觉得她过于幼稚而招架不住,最后男孩终于感到厌倦。

女孩迫不得已选择让自己变得成熟,男孩却仍裹足不前、反倒觉得是女孩变了心,开始更加讨厌现实,并怀念过去的美好……

无论在现实还是电影中,出于自我保护或其他原因,女孩似乎总要先于男孩成熟一步,早早认清现实并做出妥协。

女主首先认清了“工作的意义”。她辞掉了原先的工作,因为觉得不合适,自己也从中找不到快乐。

...

当然,每个人对“成熟”的理解不同。可能对一些人来说,辞掉稳定的工作并不是什么“成熟的人”该做的决定,但对女主而言,此时的她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她需要的,也显然不再是对方身上的另一个自己。

她似乎明白了,与其活在对方的幻想里,倒不如重新回到自己最真实、舒服的状态。

男主也不再是两年前那个温柔、耐心的模样,被工作疯狂折磨的他无法理解女孩这种“幼稚”的举动。

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抬不起头的他,这时却可以摆起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用所谓“成熟”的语气教训道:

...

当女主试图反过来劝他不要总绷紧神经时,他仍反复重复着: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工作,但一点都不辛苦。

...

女主听了男朋友的回答,既失望又难过。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两个人最初因为相互喜欢这个不能再简单的理由而在一起,现在却张口闭口都离不开现实的残酷。

...

对女主来说,她心里仍希望和男朋友像过去一样活在甜蜜浪漫里,周末看一场电影或逛一个展子,下班一起打游戏、一起看漫画或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但对男主来说,他要扛起一个男人的责任。或许,是他不想再看到女友因为工作不顺,而一个人躲在地铁里默默流泪。

这种情节在现实里并不少见。

在某音乐类APP一首关于恋爱的歌下面,点赞最多的是这样一条评论:

...

这就回到了一个很无解的命题里:在爱情里,一方总希望带给另一方更好的生活,为此却耗费和牺牲了大量陪伴的时间和精力,等到有条件给予对方时,对方却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了离开。

影片演到这里,多数女生都会哭得稀里哗啦;而经历过爱情的男生想必也能体会这其中的几分无奈。

感情走到“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这一步,便已成为双方共同的负担,无非是谁先决定放手的问题。

尽管他们离爱情的果实就差一步,但就是这艰难的一步,最终阻绝了现实中多少对失意的情侣。

...

花束般的恋爱固然甜美,但这样甜腻的爱情并不会持久。

被太多期许和幻想捆绑束缚着的花朵,自然也不如生长在荒野、道旁的狗尾巴草生命顽强。

伴随着花瓣的枯萎凋零,令人歆羡的爱情注定也将随风吹散。

在理想的恋爱天平中,一端本该是志同道合、三观相宜的志趣,另一端是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信念。然而实际的爱情要远远复杂得多,大多数人在这场斡旋不清的较量中,往往会轻视了自己,也小看了对方。

能携手同向走得更远的,反倒是那些从一开始就生活得稀松平常、寡淡单调的伴侣。

有人或许会问,拥有像狗尾巴草一般的爱情又有什么意思呢?

妻子这时突然踹了我一脚,说她都哭成这样,我却在盯着片尾看不懂的日文演职员表发呆。

我说,我在思考。

妻说,你好冷漠。

说着,她把冰冷的双手罪恶地伸进我的睡衣,紧贴在我鼓起的肚皮上取暖。

可是,这就是我们的爱情啊。

瞿筱葳说,在更大的时间里,一辈子的相处也只是擦肩,我们先后来到,都是旅人。

愿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