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局太妙了!女主几经波折终于出门,我以为她要去找初恋情人,结果是去投票!
电影前半段给出了太多铺垫和对比,一边是自私强势又暴力的丈夫,一边是深情款款的初恋情人,女主的女儿也在语言施压,责怪母亲为什么不反抗不逃离。似乎在电影的前半段,初恋情人递出的橄榄枝是唯一的出路。
大胆设想一下女主Delia出逃成功,和初恋情人Nino在一起的生活。最好的情况是Nino足够温柔善良体贴弱者,那么Delia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家庭主妇,一个不会挨打,偶尔得到情绪价值的幸福小女人。最坏的情况是Nino成为下一个这样的丈夫,在获得权力之后成为Delia新的主人。中间还有无数的可能性,比如谴责对方是“出逃者”的人格否定,怀疑对方会再次出逃的情感施压,新生活中的经济困境等等。
结尾投票的两分钟把前面所有的困境都打翻了,整部电影的结局从女主的个人自由拉到了所有女性的共同自由。大家用眼神逼退了气势汹汹的家暴男,所有的眼神汇成一句话:我们不再被掠夺。看吧,当你不给他伤害你的权力,他的力量也不过如此;当你不再承认自己活该忍耐,那么总能争取到什么,哪怕不是同等的权力,至少还有自由。
之前跟姐妹聊天,说过保留攻击性的必要,我说在一个博弈里相比起对方2我0,我宁愿是我-2对方-3。哪怕短期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我相信这些痛苦是付给世界的预付款,尖刀总爱刺向柔软的地方,只有自己坚持绝对不要逆来顺受,世界才不会欺辱你。
今天还有一点分手的余痛,但是还是不后悔成为对方口中“可怕”的持有报复心的女人。感谢自已不惧冲突愿意为自己而战。
《还有明天》:反抗比寻找庇护所更重要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爱情与世俗的兼容性
为什么要写爱情呢?除了因为自己最近工作方面实在太闲了只能看这些“边角料”,算塔罗的经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虽然之前也调侃“恋爱脑养活半个玄学圈”,但是在面对每一个来求助的人的时候,我都是抱有百分百的郑重和诚意的。二十多岁的年纪,努力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