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比我大了十多岁,我是偶然一次翻豆瓣知道它的存在的,等过几天打算买原著来看看。
以前的电视剧很真实,演员的泪沟、法令纹、颈纹等都能看见,我不觉得这是丑,反而觉得看起来很亲切,他们就像在我身边生活着一样,不像现在的一些电视剧,里面的演员妆容都差不多,还开美颜,我都分不清谁是谁。这个电视剧,真的很敢说,不是光会喊口号,而是把很多社会问题都摆在明面上。剧中的这些孩子,没有大奸大恶的,他们走弯路,大多数都是因为那十年。剧中的老师,也非常有耐心,没有因为这些孩子的过去就放弃他们。我相信,这些孩子,最后都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在我看来,剧里提议:“一个学校挂两个牌子”这事,是非常好的。我以前知道“工读学校”这个东西,可我一直以为我们这里没有。我刚才查了一下,我们这不仅有,而且我还知道,爱企查写的是这所学校另外的名字,也就是我知道的那个名字,然后括号里又写了个XX市工读学校。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个培养特长生或学技术的学校。听说2020年后,工读学校改叫专门学校了,我觉得这也是不错的。
我初中有个同学,学习不好还叛逆,老师对他的态度是放任自流,后来他就不来上学了去社会上混了。最后在初中就进监狱了,听说是因为抢劫。我这个同学,至少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天生坏种,至少上初一的前俩月,他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吃炸鸡喝可乐,有时犯了错还会不好意思进教室,这么一看,他哪有那么坏吗?我在想,要是能家长、学校、社会能早点干预,把他送到专门学校去,是不是就不会进监狱了?现在新闻上时不时出现“逆天”的小孩,仗着年龄小做出种种恶行,如果监狱实在收不了,那不如送到专门学校去,早点进行干预,免得再伤害其他人。
很良心的作品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的焦焦似乎来的更早些
我的丧丧、尬尬、慕慕、怀旧奶奶的确是青春期前后才出现的,可能由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我的焦焦到来的更早一些,它在我童年时就产生了,我从小被灌输的自我意识就是“我还不够好。”如果我觉得我很棒,家长马上会泼冷水,开始絮叨“别人家的孩子”。我 ...
爱情,以汝之名,造恶无数!
因为我做了这个电影的解说,所以我跟观众们叭叭了半天这电影的俩结局是怎么回事。然后我做了个决定:整理一下我的理解,来豆瓣写篇影评。关于这两个结局,我认为朱利安和苏菲殉情的结局是真实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他们的爱是不被世俗允许的,他们抛 ...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
中产之家的少女珍妮过着枯燥无趣的校园生活,她的成绩很好,是众所期待考上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某天,她遇见了风趣迷人的成功男人戴维,并迅速陷入爱河不可自拔。戴维带她见识了大都市的奢华,甚至带她去了她一直想去的巴黎,很快她就沉迷其中。 ...
不喜欢这种丧事喜办的风格
剧情太多槽点了,甚至让我觉得主角团智商有点不正常。 我认为导演把他仅有的想象力和充裕的资金都用在了女人们自焚那场戏上,那个场景甚至可以用“美”形容,而这让我有些不适。的确不能用现代的思维思考古代的事,可我讨厌这种丧事喜办的 ...
导演似乎不太了解中国年轻人
我没有那么封建,比这大尺度的电影我见的多了,这个电影让我难以接受并不是因为两男一女之间的关系,而是支离破碎的剧情。可能是我不够文艺,实在看不懂导演要表达些什么,一个半小时下来,我觉得自己浪费了大好青春。这个电影肯定不是东北人拍的,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