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喜剧文艺片来说,挺不错的。其中挺多内容更能警醒人们一些东西。
作为媒体人来说,尤其是能在网络上发声的那些人,职业道德是多么重要。播放纪录片那段,笑着笑着就哭了。镜头之内,都是真实的片段,镜头之外,却是不实的剪辑。眼见就一定为实吗?更何况是在这个信息化和媒体化的时代!网络上随便的一句发言,都有可能成为被评头论足者被网暴的根源。
作为主人公的吴迪,也是一些普通人的缩影,他们没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什么世俗上的成就,他们喜欢谈天说地、喜欢电影音乐会、喜欢在烦闷的生活中苦中作乐……他们不想他们的父辈母辈,花钱在娱乐生活上会“舍不得”,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最终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曾经背井离乡奋斗,后来却重返家乡求生。
母亲追求自由,像吴迪写的人物那样,她也有过去北舞的梦想,她鼓励儿子到外面闯荡,开开眼界,弥补自己的遗憾,也不想让儿子将来和自己一样遗憾。父亲虽然对很多事情面露不满,但他是真正爱家人的。母亲去世后他看了好多遍她生前拍摄的影片,对于儿子偷拿钱虽然有气却理解,还想着完成母亲的影片。
在母亲拍完最后一幕没出来的时候,我有想过可能是父亲满身泥泞回来了,也有想过是父亲出了什么意外,但都没有。母亲就那么突然的离去了,人的生命好脆弱啊!也好突然啊!令人唏嘘的是,母亲辛苦一辈子,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最后居然是在生命结束前夕拍电影取景才去到了那么美丽的地方,发出快乐的欢笑。(在拍去别人家求情求工作的时候,感觉导演可能想对比一下母亲和对方家里的“母老虎”,但个人感觉不是很恰当)
诚然,这部电影可能是不完整。没修好的手表,没吃完的绿豆冰棍,没拍完的电影,没来得及的告别,没写完的故事,没交代的结局……生活是苦难的,还需有人划着断桨继续前行。
在吴迪和冯柳柳最后堵车路上想见的时候,我依然幻想着吴迪的电影会拿一个奖回来证明自己,依然在幻想着他们俩尴尬交谈,依然幻想着吴迪起诉电视台恶意剪辑为自己发声……
一桩桩一件件,然而生活不像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多了。吴迪的生活也随着打下那行字截然而止,就像拍摄电影时喊的“卡”一样,可又有谁来喊出那声“Action”呢?也许就像吴迪母亲说的那样,人活一世,是活给自己看的,其中的酸甜苦乐,荣耀屈辱,只有自己知道。吴迪也继续着他无人旁观的生活,活着自己的生活。
比较喜欢里面的小摄影师,有些男孩的中二与热血,又有几分侠肝义胆,还有属于自己做事和对待热爱的态度。
美中不足的是前篇有些过于冗长,但里面的笑料十足。还有些可惜的是妹妹的角色,感觉有些过于工具人了,因为要拿传声筒就刻画一个前期健身的形象,后期也开一个健身房。为了胡歌和高圆圆去看的,不知为何感觉反而主人公没有那么出彩,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也只是万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千万分之一吧。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生活,走走停停,依然需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