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8.5
四个月前最初看的第一部侯孝贤,看了一半没看完。这次依旧看了一半中途睡了,接着看依旧起劲。
五部侯孝贤看下来好感持续上涨。本片感觉最不像侯孝贤风格的(此前看的都是他前期作品),但在我看来,本片之于侯孝贤就像《春光乍泄》之于王家卫,都是独树一帜的高峰之作。
原先把本片看得太片面了,绝不只是黑帮片和悲剧故事,而是真实立体的中年困境下的人物写照。或许如今在低谷期又面临离乡出国的境遇,更能体会吧。
从每个镜头的大巧不工的表现到整个影片行云流水的节奏,既能体验享受又能琢磨品味。
本片质感极强,兼有摄像机的捕捉力和电影独具的灵动视听动感。
有王家卫90几部作品的霓虹孤独和浪漫风味但没有那么浓烈,有《旺角卡门》的黑帮悲剧但力道自然适度,有杨德昌的冷峻疏离视角但更为鲜活,在代入式情感和客观描绘之间,更让人接受。
底层人的中年困境,被家人驱赶,ktv的迷醉,我想《小武》大概率也受到了本片的影响。
标题就很有诗意了,重复中夹在着欲言又止的心绪,露白中既有感慨亦有无奈。
创作启发:声画错位,场面调度,构图的前后景安排,公路镜头和音乐的结合。表演十分出彩,写实性。
ps.刚看的路边野餐也有借鉴。
待二刷/拉片。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5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6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3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4 B+
选角/表演 8.5 A-
25.6.19
观感和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建筑师的使命与宿命
评分:A-8.0这次观影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格林纳威,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电影。中途还对这部电影的价值有些许犹疑,直到结尾一刹生出顿悟之感,想起立鼓掌。作为艺术家传记,本片不同于《梵高》、《卡蜜儿》将叙述重心放在生平履历上,即便对私生活的 ...
随性吐槽
C+来晚了半个小时。旁边的人咯咯大笑不止,这样的影片有大银幕和互动是正常的,不过还是无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离场,为何要花费五十块和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投入在这样的娱乐消遣中?终于完全被淹没了,昏昏欲睡。从视听风格到内容完全无感,斯科塞 ...
《齐泽克》-简评和札记
A-正在读第一本他的书《斜目而视》,再来亲眼看看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从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这位伟大的智者。依旧十分亲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伟人光环形成的遥远距离了,他在世却如同逝世。(容许我胡吹一段)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极端聪慧和灵性 ...
评分:A-8.0首先,谈谈标题“1951年的欧洲”。一个时间-1951,标志着战后重建期的末尾,战争的问题已经被转化至次要位置了,无论是罗西里尼——在拍完“战争三部曲”后便将目光移至了新的现实问题——还是其他人都开始从战争的阴霾中离 ...
简评
评分:7.9和奥尔米《米兰心事》、《工作》类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异域风光的魅力-独属于意大利的街头风情和城市景致,也有着与之对应的人物内心氛围和情感纠葛。精巧严密的情节同纪实性的风格完美融合,戏剧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蕴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