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反复咀嚼那些伤心的往事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情;有时候,并非自己主观回避,而是有些痛苦偷偷跑进记忆深处不愿被提及;有时候,我都以为自己的成熟匹配得上自己的经历,却猛然发现会不会所谓成熟是以放弃追求幸福的能力为前提。

自从看了黑塞的《荒原狼》我就特别认同他的一个观点,人有成百上千个灵魂。所以呢,年龄、经历确实会增加我们的成熟、世故、老练,但大概率无法覆盖掉灵魂中幼稚、胆怯、肤浅等等大众默认为是年轻人才拥有的特质。回到电影,父亲的专制暴力,母亲的懦弱逃避其实本质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他们对拥有一个不聪明儿子的恐惧和有杰对无法完成父母期待的恐惧本质上没有什么分别,唯一区别在于,成年人可以伪装。成年人可以用自己的财富地位来伪装自己的幼稚胆怯,但孩子没有任何可以拿来伪装的道具。 所以啊,虚伪的成年人,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的幼稚胆怯肤浅,他们只会一边藏起自己的胆怯,一边残忍的消灭那些让他们感到胆怯的存在。结果就是,孩子被放在弱者的位置上,他们的纯真美好遭到忽视、蔑视甚至是残忍的扼杀,然而他们本身毫无过错,他们并不软弱,他们只是软弱的牺牲品。我又想到刘瑜老师讲,所谓意识形态就是一种翻译软件,它可以把邪恶的翻译成正义的,正确的翻译成错误的,就像当初纳粹对犹太人的“翻译”。回到电影,如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将财富定义为成功,考100分定义为聪明,弹得一手好钢琴定义为才华,嗯,到这里,听起来还不算有太大问题。但,过分的是,财富是成功的唯一标准,成绩是聪明的唯一标准,流畅的弹琴是才华的唯一标准,那就太可怕了。不,还有更可怕更过分的,那就是,没有钱就是失败,考分低就是愚蠢,高雅艺术被框定在狭窄的范围里。社会是一个“人类”大型的加工厂,流水线生产标准化产品,只要不达标就盖个戳--“次品”,被淘汰被抛弃被填埋在无人问津的垃圾堆里。

看电影的时候,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的眼泪是为同情有杰而流,后来随着故事推进我认为自己是从郑sir的痛苦中看到了自己深藏的脆弱的秘密。此刻,正在写这篇影评我,感受到自己似乎还有些其他情绪,但好像又说不清,大概是希望自己不仅仅只关注自己成百上千的灵魂,还能带着点勇敢和宽容去体会、去觉察、去揭露、去反抗、去保护其他人复杂的灵魂。我想这或许也是电影想传达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