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Up》

不是所有被踢飞的罐子都能被特写

看的过程中数次困意来袭,然后实在绷不住了,倒头大睡三小时再起来接着看,这也是我认为《特写》的最大特点:极具生趣的理解,平淡无趣的体验。

真实的人重现真实的故事——与我以往看到的真实故事改编电影都不同。它以纪录片方式的形式呈现,但是带有明显的电影质感,我觉得“磨皮感”这一词特别适合形容《特写》——美女都爱p图磨皮,电影怎么不可以真假参杂,它看起来像纪录片,却是一部虚构作品,将观众带入“歧途”,在精心设计的场域中进行真假辨别的思考。所谓做戏做全套,庭审时粗糙的纪实质感以及不加修饰的台词,出狱后断续的录音语带以及汽车的追随跟拍,阿巴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所看到的是“ ‘真实’ 被时刻记录, ‘虚假’ 的电影艺术”。实拍的庭审现场与复刻的脑中回忆,虚与实的边界就此模糊,真与假的概念悄然融合,故事主角是否被特写镜头激起了表演欲,导演自身是否正站在镜头背后操纵一切,影人观众是否能跳脱全景品细节挖真相,电影在阿巴斯手上是一个印在胶卷上的实验装置,所有人都是被实验对象,而影院是实验场,声音和画面共同构成实验内容,特写镜头不一定对准了每一个人,但一定在反思过程中的某个角落。

电影是什么?《特写》没给出确切答案,结尾的特写镜头,笑得羞涩,红得美艳,那一定格必然为电影艺术拓展了更多可塑性、可玩性、可能性……

乘着摩托穿越车流,电影概念的重构正如那抹手捧的红,在夕阳下愈发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