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A8.4/8.5
 雨日,继《河流》,观看正应景。(上周刚看完雅克贝克的洞。)
 看到第五部蔡明亮,终于有一部能惊艳到我且为其感动和陶醉的作品,五星奉上。
 本片带有科幻和寓言/预言性质,却又格外深入现实。能否和如何做到把现实与超现实巧妙结合,这往往是最高明和最拙劣作品的分野处。伟大的想象力带我们飞升,粗鄙的幻想则至多只能使人沉沦于虚妄。
 超现实层面的特色明显可见于在楼梯间等地插入的歌舞段落,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奇妙跳转。尤其是二人结尾携手起舞,很难不想到李沧东《绿洲》中的想象场景(不知道有没有借鉴),但蔡明亮的处理自然呈现张力而不刻意求反差,在这里想象和现实拥有同等的重量-甚至前者可以引领后者,而非始终被后者拖拽。
 影片对媒介的合成,雅俗交融的呈现,其趣味性和创新性不亚于戈达尔,比蔡明亮上一部作品更是灵动鲜活不少。这次不仅玩花了,观赏性也提升了,不禁为其想象力拍案叫绝-一切恰到好处,堪称完美。
 
 然而影片“纪实”的一面同样深刻。广播声和日常场景奠定了本片的纪实性基调,以群众采访和新闻报道为开场,以末世般疫情时代的废楼为时空背景(世纪之交在当时是预言和前瞻,今天看却恍如前两年的经历),一场“台湾热”和“蟑螂病”以诡谲莫测的步调延展着。
 影片以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方式,用外在空间表现出心理空间-甚至是集体潜意识的互动。如上下楼之间的场地构成垂直空间拓扑学,而连通二者的是最现实却同时极具象征性和张力、甚至是性意味的意象-“洞”。与之伴随的是在地板上打洞-这个颇有卡夫卡色彩的的动作。其实推而广之,影片中的动作无一不是如此,切实在生活中,却又含有丰富的象征性。
 影片用最具象的元素表征出气味、瘟疫、以至情感这些抽象的东西:雨、水、口罩、洞、电话……物附着着欲望,使人栖居其间,废墟内部成为城市孤独症的绝佳体现。在闭塞和连通之间,在隔阂与窥探之间,在上升与下降之间……
 
 情欲在废墟上蔓延生长,相比前作猛烈的性爱场面,显得更为浓郁也更为暧昧。异化也是同化,人-动物-物融为一炉。
 结尾的段落,不仅有前作水漫地板的镜头,还有《爱情万岁》式的哭泣场面-但这是一种更深沉的绝望和无助。人不仅是在死水中的尸体,更成了阴潮角落里的蟑螂。
 最后,女子如同囚徒被上帝之手提起(是的,刚重温过《死囚越狱》),二人围簇着希望和爱、在废墟中起舞。(结尾加分!!!)
 2025.8.27投影仪
 维度 ★(1-10)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4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5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5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3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废墟中的情欲-攀爬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末世寓言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方位深度解析,为何中规中矩? 
 评分:B-6.8二刷观感依旧非常一般,但已经完全将其把戏看透了。没有见过如此自作聪明、匠气与说教气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图作为系统性的影评,只是将札记分集整理。)前言:和《红高粱》一样,正好是九个月后在影院重温。依旧是重估的目的。初 ...
 简评 
 B7.5-虽然绝对不算多么精致的杰作-略显单调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欢,很纯粹的片子,三星半。一个月以来每周找资源都以译制片失败告终。等待了三周以为找到了资源,结果依旧是俄语译制片加英俄字幕,无可忍受。终于看上了繁体中文字幕版-即 ...
 大银幕重温再评 
 B+8.2很不错的作品,有所回味,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或许是由于其克制吧,总觉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结构没有那么连贯,也没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灵之马》则更精巧甚至轻快。选角的形象和十分恰当和典型,表演则简化到甚至有点生硬刻板-尤 ...
 吐槽简评-张艺谋何以至此?! 
 评分:C+前言:克服万千犹豫和困阻来到影院,却不料是一部烂片!失望至极。现在对影片的态度更为清晰也愈发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没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钟果断离场,就当花钱买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费时间。(影院不少笑声,看似在国外的 ...
 大银幕重温-再评《红高粱》 
 评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当初在老家大棚里拿着pad看的,体验很一般,这次终于在大银幕重温。时隔九个月,对电影的理解果然发生了质变。评析:大银幕上观看,优点和缺点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剧作的痕迹比较重。这与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