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大荧幕二刷#9分不变,斯导表面上探讨了家庭与艺术(事业)的抉择问题,实际上是探讨执着的对错。对于家庭与艺术(事业)的抉择,无论是男主、父亲还是舅老爷,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艺术(事业),而母亲选择的是家庭,抛弃了钢琴梦。母亲的出轨表面上展现的是母亲的错误,甚至觉得母亲两者都没有选择,她是自私自利的人,但二刷后仍然觉得母亲没有错,甚至是有爱的,执意说错的话,那错的是大家都在追逐的内心,对初心的执着罢了。父亲执着于对工作的精进,生活富裕是对家庭的付出,而母亲恰恰并不是,母亲执着的是家庭的本质——爱,而父亲因工作缺少爱,因此,母亲在家庭中是痛苦的,幸运的是她并没有屈服,仍然坚持着自己对家庭本质的追求,也因此最后选择了班尼叔叔,结果确实过上了自己所追求的家庭,父亲与男主最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前半段中,母亲的噩梦其实是对家庭信仰将要崩塌的预警,恰恰舅姥爷在台词中讲到选择艺术注定了孤单,而这也恰巧映射了母亲对家庭理念的崩塌,因此,她害怕舅姥爷,害怕给他开门。
二刷有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推荐导演:看过马丁·斯科塞斯电影《雨果》(2011)的人,一定对乔治·梅里爱的名字并不陌生。雨果 (2011)7.72011 / 英国 美国 法国 / 剧情 儿童 奇幻 冒险 / 马丁·斯科塞斯 / 阿萨·巴特菲尔德 科洛·葛蕾丝· ...
导演推介:随着电影在法国的诞生,早期的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与爱丽丝·盖伊皆开始对电影的探索。此外,继法国后,美国也开始了对电影的探索,并取得的结果也卓有成效。1870年,埃德·温鲍特在成为导演之前,也做过油漆工、电话操作员和小 ...
布莱顿学派:当电影先驱者们努力探索电影的技术与影像之时,早期的几个英国摄影师们在海滨城市布莱顿中,创立了第一个电影学派:布莱顿学派。他们反对乔治·梅里爱的“舞台即银幕”的美学观点,继承了卢米埃尔兄弟“再现生活”的美学价值(现实主义萌 ...
导演推介:熟悉电影史的一定不会忘记电影的诞生时刻:时间——1895年;地点——法国咖啡馆;人物——路易斯·卢米埃尔与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影片解读:《工厂大门》让卢米埃尔兄弟成为了电影的创始者,其运用“偷拍”的手段,真实记录了法国生活 ...
导演推介:布莱顿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便是埃斯美·科林斯。科林斯是布莱顿学派发展的重要奠基者,其电影影像的探索对美国早期好莱坞的电影语言法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汽车中的婚礼》的短片中的电影语言被好莱坞加以利用,发展为经典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