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津安二郎其人
是世界著名导演之一,然而早年也参加过日军侵华战争。
他所属的部队是日本陆军上海派造军的瓦斯队本部野战第二中队。此部队属于近卫步兵第二联队(相当于旅), 而瓦斯队的任务就是放毒气与消毒。人伍时他的军衔是伍长(大概有权指挥一个班), 而离开军队时已升任军曹,能够指挥一个小队(相当于一个排)。



“伊佩里特”者, 因气味像芥子油, 故称芥子气, 为糜烂性毒剂族之一。这种“糜烂性毒剂”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眼睛侵入人体,可破坏肌体组织细胞,造成呼吸道黏膜坏死、皮肤糜烂、畏光甚至失明。此外,刺激性毒剂主要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失能性毒剂主要让人暂时失能,并可出现头晕眼花、思维混乱、运动迟缓等症状。
他的摄影助手的碧川道夫就曾说过,“小津在长江上撒过毒气的哟”。在现代战争中, 化学战与化学兵器是受国际法禁止的, 而日本也早在一八九七年就签署了《海牙公约》, 并在一九二五年签署了《日内瓦公约》。所以说, 日本使用化学武器完全是非法的。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甚至到2000年后,国内仍发生过多起日军遗留芥子毒气伤人案,且东京高等法院拒绝受害者赔偿申请。
https://m.sohu.com/a/325576879_120057092
小津在书信中提及慰安妇:
“此地大约四天前有了慰安所……慰安所心得如左:一、在所内以肃静为宗旨,不可有妨碍他人战斗行为或争夺慰安队员的卑劣行为;二、为了准备下次战斗,除了保持战斗力以外,如同怎样得以突破撤毒地带,要切实穿着防护装置,决不要逞一时之情,或将防护装置翻过来用;三、战斗后要在设于别室中之盥洗室打理“兵器”;四、因疏忽而感染花柳病者通报原籍市叮村长;五、闻听非常火警号令时,在战斗中也应马上中止返回部队。” (小津在信中以“战斗行为”等词来指称性行为,以“兵器”拟指“性器”,以“防护装置”形容避孕工具。)
在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三日的日记中,身处湖北应城的小津再做如下记述: “今天城外有了慰安所。……(慰安所)一开门就轮到本队。发给慰安券两张、星秘膏、橡胶若干,半岛人(注:指朝鲜人)三,中国人十二。计十五人的大场面。慰安券上书有:慰安所中禁酒食;禁大醉者出入慰安所;注意严守军机,不使泄漏以期万全;严守时间注意卫生;禁在本队该当值日以外出入;禁性病患者及没有券者出入慰安所。上有应城野战仓库之印。小兵从十三时到十六时半小时一日元,下士十七时开始到十九时三十分钟一日元五十钱,一小时二日元。” (日记中的“橡胶”为避孕工具,“星秘膏”可能是卫生用品。)
二,小津对战争的态度
——战争这个东西你不能用阴暗的心情去对待。说得复杂一点的话,是不能抱着否定的精神。必须肯定所有的东西。这样, 作为人的坚强才能出来。
——“看到这种中国兵, 一点不会想到那是人。就像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虫子。从他们身上无法承认人的价值, 只不过是狂妄地反抗的敌人, 不,看上去就像是个什么东西, 再怎么扫射(他们),也心平气和。” 《小津安二郎战场谈》
网友评论他的访谈和回忆录:

三,受害人的状态
芥子气受害者
https://m.pinlue.com/icontent/16564101527.html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357347
https://m.sohu.com/n/352950801/?pvid=000115_3w
https://gongyi.ifeng.com/c/7iLvmo6h3cI







慰安妇
据说至今国内仅存2人生还,然而还是没有等到日本官方道歉。慰安妇的故事:
https://m.sohu.com/a/445879280_100290663
https://my.mbd.baidu.com/r/rBaEfj5V84?f=cp&u=b514f6c4cfc13f5c
电影有《三十二》《二十二》《最后的慰安妇》《阿嬷的秘密》《鬼乡》《雪路》《望乡》等等







南京大屠杀30位幸存者照片


四,为什么抵制这位导演
请看着楼上那些幸存者的眼睛,你可以原谅那些随意伤害她们,至今没有悔意的人吗?你忍心对他们说,对你们犯罪的人拍出来的电影实在太好看了,每个有正常审美能力的中国人都应该认真观摩?你能对着他们说,你看,曾经伤害过你们的人如今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荣誉吗?
平时对着虐猫虐狗的新闻,尚且要谴责凶手没有人性,对着活生生的人犯下滔天罪行的罪犯,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没有接受内心的谴责,我不能接受,战争不是犯罪合理化的遮羞布。
我想对这些年迈的受害者说,还有人记得你们的伤痛,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没有被忘记,这些罪犯不值得比你们更被人尊重和牢记。在这些战争受害者面前,请在他们有生之年,不要在国内上映这位导演的作品!罪犯的作品公开放映和一片叫好,对比侵略战争受害者黯然失色无人问津的悲惨人生更是一把利剑,直直刺进他们心里。
五,以色列对排犹态度艺术家和希特勒精神导师瓦格纳的态度——
在以色列,公开演奏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作品是一种禁忌,每一触及都会引发广泛的争论。去年10月(该文章为2001年发布),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张经典的照片:庄严肃穆的歌剧会堂里,一个嘟着嘴的犹太老人奋力晃动着一个“普珥节”玩具,让它发出尖锐的噪音,脸上写满了愤怒与不屑。这位老人是一位犹太大屠杀幸存者,他正在独自一人对抗“里雄莱锡安交响乐团”演奏的《齐格弗里德牧歌》。这是以色列建国50多年来第一次公开演奏瓦格纳。
在19世纪古典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瓦格纳死于1883年,离德国纳粹的崛起还有相当的时日,但他历来有排犹倾向,是“反犹排犹理论的制造者和种族优势的倡导者”。更重要的是,纳粹魔头希特勒一向崇尚瓦格纳,称其音乐为“雅利安精神”的杰出代表,并封瓦格纳为其“精神教父”。1981年,由祖宾-梅塔指挥的以色列交响乐团在一次演出的加演中,演奏了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和艾索尔德》片段,当场就有一位大屠杀幸存者走上舞台,解开衬衣,亮出在集中营留下的伤疤,梅塔不得不中止了演奏。10年后,以色列交响乐团曾计划演出瓦格纳作品,后来迫于公众压力不得不取消。近期,有关瓦格纳的话题再度成为以色列媒介的焦点,是因为今年7月举行的以色列文化艺术节预定上演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二幕“女武神”的片断。以色列文化艺术节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此次预定演出的是瓦格纳最著名的史诗性作品,其演出阵容也颇为壮观:演奏柏林国家管弦乐团,指挥巴伦波伊姆,首席男高音多明戈。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演出的各方人士立即开始了在各种媒体的全方位论战,一时间,瓦格纳问题和持续已经7个多月的以巴冲突并列,成为媒介的热门话题。
反对上演瓦格纳作品的主要是目前仍居住在以色列的30万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代表和一些政界人士。自文化艺术节公布演出名单后,一些大屠杀幸存者纷纷联名上书请愿,以总统卡察夫和科学、体育和文化部长维勒纳伊也分别致信文化节董事会,敦促他们取消演出计划,因为瓦格纳对于纳粹屠杀幸存者来说,意味着“一个毁灭他们整个世界、夺走他们心爱的亲人的极权的象征”。
以色列议会教育委员会5月8日就是否赞同瓦格纳作品公演举行辩论,最终表决结果为:除左翼世俗派梅雷兹党外,其余政党一致赞成敦促艺术节董事会取消瓦格纳的演出,因为演出意味着对每个纳粹屠杀幸存者及其家人“巨大的、悍然的和无法挽回”的伤害。
以色列交响乐团现任总监阿维-叔沙尼说,尽管该团90%以上的成员希望瓦格纳作品能够公开演出,但是,“只要还有一位大屠杀幸存者反对”,作为以色列国家级交响乐团,他们都“反对公开演出瓦格纳”。
http://ent.sina.com.cn/c/i/44821.html?from=wap

当然以色列也有支持艺术无国界的一方,但是瓦格纳尚且只是持排犹态度,并非战犯,且德国政府已经向犹太民族道歉,犹太人仍然挣扎于是否能公开演出瓦格纳的作品,而我们光是给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的作品打个评分都要被骂成不懂艺术的野蛮人……请在和杀人恶魔共情之前,先可怜一下受害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