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很复杂,以我现在的水平实在无法写出心里所想。这电影就像是一面对着社会的镜子,照射的不仅仅是现实和精神的割裂,更是人们对自己身份的割裂。明知不幸福却还要相处,明知不合理却还要编造。每个人都在伪装自己,不仅伪装美好,也在伪装伤痛。二姨妈和作家在书房里的讨论实在是经典。你说宣扬美好是让人误入歧途的毒品,我说一昧悲观是无可救药的发泄,最终都解决不了问题,大家仍然不得安宁,仍然“贪生怕死”。
电影中每一个人都敏感且逃避,本来美好却总是自找麻烦,但在麻烦到来又只能情绪宣泄。大家都看不起别人,却不想被别人看不起;大家都追逐爱,性和理解,却总是自我放弃,最后把问题归结到社会,归结到权利,归结到金钱。然而除了越发痛苦,越发逃避外,完全没有找到内心的平和。也许全片唯一的正向反馈就是出租车司机那一句:“俺活的好好的想那么多干嘛。”这也是杨德昌在把生活的一地鸡毛和精神的空虚无助摊开在人面前后能想到唯一逃离囚牢的办法。
所以最后,看似大家都是被他人所拯救,其实只不过是不同的观点激烈碰撞破碎一地后,大家突然发现了伪装之下真实且炽热的情感。原来一切的症结在于想得太多,失去了自我:处处赔笑却被认为虚情假意,同情他人却被认为阴险狡诈,认真负责却被认为自私自利,直来直往却被认为胡作非为。
“你自己都不爱自己,别人又怎能爱你?”
杨德昌的电影就如同他所表达的东西一样,往往是从一开始的琐碎,伪装和歇斯底里,到最后的安静,从容和豁然开朗。他太会观察生活的细枝末节,太会表达人的纠结拧巴,所以他的电影总是颇有味道,颇具深意。
“属于我的乐观时代已经远去,属于我的悲观时代我已抛弃,现在是属于我的……”
作家没有说,但是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属于我们的“独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