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驴孩朱利安》是Dogma95委员会(拉斯·冯·提尔、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汀·莱文等)所认证的第一部美国影片,由哈莫尼·科林执导。通常认为,拍摄一部电影,摄影机的存在感是应当降低的,以便服务于角色的呈现,不过于本片而言,确是另一番情形,本次讨论便聚焦于摄影机在《驴》中高度形式化、风格化也极具存在感的运用。(提示:本文首发于“电影滑动门”公众号,刚看完电影后食用更佳!)

对谈人:冷貘、阿羡、白老鼠、核桃包

整理:核桃包

lm:本片是蛮形式主义的,凭借摄影机运动高度的形式化,它使我们的注意力未能持续而深入地落在人物上——而是在摄影机自身的存在上。当然,它也并不一直是这样,在结尾的段落,你看到它的处理又回到了一个更为常见的手法上,我们一直跟着朱利安,在这里,我们感受他的内心甚于此前。我想导演到最后还是说,我要去完成一个升华,去回到一个意义的层面上来结尾。

...

另有一些典型的段落,比如他们在吃饭的时候不停说话,摄影机在其中窜来窜去,但你其实好像没有那么关心人物到底在讲什么,你的关注点在于他们这一整群人!乱七八糟、七嘴八舌!我想导演自己在拍的过程中也没有特意追求严谨,而是在一个具体段落里,他觉得这样拍好玩、那样拍有趣,然后就这样或那样拍,接着把它们串连起来,形成一道外在的节奏——我所说的摄影机运动的形式感是这样来的。

ax:但对我来说,具体到实际拍摄,可能形式对他来说,未必有那么优先、那么自觉。反而,我感觉他更像是直觉派,他首先有些独家感受:人与人之间奇怪的疏离感啊、人的一些神经质的行为状态啊之类。然后,他用意识流的姿态去拍他的这些感触。

lm:我们说的不矛盾。你们觉得摄影机的运动处在一个怎样的思路当中?它肯定不是那种典型的“捕捉演员”的拍法,相反,它不那么以演员(被摄对象)为核心。摄影机好像有着自己的志趣,像我刚才所讲,导演好像觉得这样好玩,那他就这样去拍,或者那样能有一些特殊而强烈的感受,那他就那样拍。

htb:由于摄影机的不安分,我们较少沉浸地去和角色保持同频、同步,不论他是在运动,还是在思考和感知。

...

lm:原因在于:摄影机和对象的运动是分离的。这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拍法——摄影机扣合着对象运动的纹理与节奏而运动,从而唤起观看者的共振。《驴》恰恰不是这样做的——你发现它(镜头运动)很多时候是跳脱出人物的动作的,因而人物的肢体运动的具身性其实也被削掉了不少。此外,由于摄影机的强在场,它的确使得说,在人物与观者之间产生了距离(隔阂),因而在大部分影像中,我们所感到的人物的情感深度并非是充分的。你甚至可以说,导演在拍的时候并没那么关心观者的代入和共情,他更想着怎么从影像自身爆发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综合以上我们发现,当本片的摄影机保持一种高度形式化的在场时,我们对人物的知觉深度(肢体运动&心理情感)往往是不充分的。也同时有必要声明的是,这一点也并不就构成一个批评的点,仅仅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影片而提及。

bls:不仅仅是运动的纹理、连贯性失去了,一同还有空间的连续性。在很多场景里,连同空间和人物,你都感到有一种微微的诡异和瘆人感弥散出来。这里大概有两点,第一点是因为他把空间打散,你不知道家的格局与全貌,有的只是一个个的房间,人物总是已经在那里相处或独处。第二点在于,摄影机经常从远处忽而(切镜)怼到人物脸上,且角度离奇,让你觉得他们相当奇形怪状。

...

lm:没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的这一做法(即本片中摄影机的运动),其实还弥补了在素人表演上可能遇到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位演员都能很自如地演绎出导演想要的那种神经质的感觉。通过摄影机的别样使用,反而是借助一种外在的手段,导演达成且强化了他想要的效果——摄影机跳脱的运动,使人物的行为更显癫狂诡异……聊到这里,其实能感觉到,相比前两天讨论的《意大利语初级教程》、《白痴》和《家宴》——这些影片有着更统一的Dogma风格,情景有着更真实、粗粝的当下感和互动感,《驴》则显得异常风格化和形式主义。(首发于“电影滑动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