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讲的是,要不要坚持自我,还是迎合他人的故事。

可能一开始的一幕和现实中的某些场景及其相似,所以在我的观感里,人与自然的因素相对较少,而是这样一个画面:

林林是这么一个姑娘, 在山里,妈妈的教导下,她有自己的审美和价值观。

——

而且,可能曾经在山里面,像林林这样的传统族群还是可观的。

如果举个不恰当例子的话:放在网络世界里,这样一群人,我叫他们传统书作家,或者文艺片导演,或者原创音乐人,或者流浪求安的苦修。

而人类,举个例子的话,我就叫他们快餐文化吧。

——

回到正题,既然人类是快餐文化,那快餐文化把传统艺人们杀光了是吧,还抢夺了他们的作品缝合在自己身上。

并且因为本身创造能力的欠缺,所以对原创者的灵感是搜寻且围猎的态度。

这看起来非常可恶,但是呢,全国都是快餐文化,林林反倒只有两只。大家也就觉得……嗯,这玩意来钱快,也没什么不对。

而那边,林林虽然继承了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但是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孤独的,是幼稚的。

她想合群,就必须融合到花花世界里去,也不叫委屈自己,而是希望大家能接纳她的一些东西,如果接纳不了,那我就把我的好东西和你们分享一起玩。

但是快餐文化教育出的孩子虽然有童心,价值观却是唯金钱主义,是以次充好,是滥竽充数,是指鹿为马,只要能包装自己就好。

他们把狗牙说成狼牙。

林林是知道真东西的,便拿出自己的狼牙。对不对,你们那是什么狗玩意,我这才是好东西。

妈妈说,不要暴露自己,不要吃他们的糖衣炮弹,你会迷失自己,你会失去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找不回自己。

林林毕竟是个孩子。

所以……她没有照做。

妈妈被杀了……

但林林重新找到了自我……坚持了自我……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是我看到的故事,虽然例子不太恰当。或许,它更适用于其他坚持本心的例子。

或许也适用于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美国与印第安人。

但总归,说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