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那么封建,比这大尺度的电影我见的多了,这个电影让我难以接受并不是因为两男一女之间的关系,而是支离破碎的剧情。可能是我不够文艺,实在看不懂导演要表达些什么,一个半小时下来,我觉得自己浪费了大好青春。

这个电影肯定不是东北人拍的,我觉得导演甚至离开中国很久了。导演根本不了解中国年轻人的心理状态,这三个人在我看来更像欧洲的青少年,他们走到一起的过程略显牵强,做的事也不像中国年轻人会做的。可能是我社交圈子太狭窄,我身边很少有年轻人在酒吧喝的酩酊大醉,更是从来没见过有人在书店里比赛偷书。对于大多数东北年轻人来说不生育、不考编可能就是终极叛逆了。他们的行为好像三个富二代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我就是一直生活在东北小城市的“小镇做题家”,在我看来这片子就是脱离实际、无病呻吟 。现实中从来没见过二十多岁还这么深井冰的三人,他们的孤独、空虚、寂寞、冷,仿佛一个富二代在跟我抱怨“我这个月穷死了,都没钱买普拉达了。”十年前的青春疼痛文学都没有这么不接地气。一群35岁就要失业的996人,天天被催婚催育,真的没空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