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ZAD不恐怖也不暴力,我们平时只是耕作、养殖,製作和维修生產工具一一对了,我们閒暇时也会下棋娱乐,也会举办生日派对,和普通人无异。
但是,谁要看普通人怎么切割木头、犁田、打铁?而每个镜头的长度少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且镜头几乎固定不动,只是有时意义不明地zoom近。影片试图通过记录法国ZAD(保卫区)社区的日常生活(真的非常日常、巨细无遗),还原他们的真实模样,洗去媒体加诸他们身上的各种標籤,可惜这种自以为「最朴实无华」的拍法,將多少有兴趣了解的普通人拒之千里之外。我一个左胶,看了半部都想骂街。我们热爱电影,但是我们的生命也很可贵。
其实,將一个个枯燥乏味的镜头拼接成一部又臭又长的电影,又何尝不是在卖弄「奇观」?影片的目標观眾大概也不是们这些劳苦大眾,而是那些从不知道劳作是什么,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世界匱乏的中產吧。我实在想像不到,还有什么群体看这样的电影能不打瞌睡。
比起电影本身的问题,艺术中心古天乐电影院的技术故障导致的放映延误,实在不算什么了。
到底拍给谁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二战战败国的主旋律
女友说去看一部意大利主旋律电影,《明天还有梦》(There's Still Tomorrow)。不久前参与一个podcast节目时,有位朋友正好提到过这部电影。我不知道它讲什么,但知道它大概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於是我说,女 ...
全世界在找方育平
今年已经看了两部方育平的电影,年初《美国心》,年尾《半边人》。《半边人》是早就看过的(事实上去年就在M+放映过,youtube上还有盗版),但不记得是否在某个社运现场看的,剧情已经忘得差不多,且当时尚年轻,也是不太懂欣赏这类电影的。 ...
有一种烂叫邱礼涛
邱礼涛多產,人尽皆知。有好的剧本时,他能拍得工整,且总能放进去一些他自己的东西(俗称「夹带私货」),不会让人失望,上映近一个月的《谈判专家》,改编自荷里活经典《The Negotiator》,算是他近年拿得出手的作品。没有好的剧本, ...
杜琪峯大银幕首试黑夜美学
身为某「天下第一號杜粉」的男友,终於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看了杜琪峯的大银幕首作。老实说,剧本很一般(编剧朱岩是著名导演朱石麟的儿子),有些对白因为写得过於生硬而令人忍俊不禁,剧情也有不少犯驳之处。举例而言,鍾楚红与刘松仁初相识时,向对方 ...
《年少日记》:墮下的对证
喜欢和不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大多都会谈到《年少日记》的「敘事诡计」。然而,我觉得真正的「诡计」在於,当我从不同人口中接受了某种程度的剧透,以为真有什么「诡计」,並庆幸自己不会被骗到之后,结果却没有发现任何的诡计。我倒是疑惑,为何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