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决定给个四星(如果先看的电影、或者单只有电影的话或许会给五星吧,可算是体会到原著党的感受了…)但必须表个态,有两个几乎是难以避免但确实影响了观感的问题:一是改编电影的通病。情节和人物删减调换很多,即便如此两个小时还是讲得很仓促。我才读完原著不久,印象太深,实在没法产生对剧情推进的期待,反而导致重心全放在了比对挑错上了。何况还有一大硬伤:诺亚这个角色拍着拍着就拍没了。不知道是不是演员方面出了问题(还是我自己漏了什么细节),但这着实令人看得难受啊!二是把好莱坞式的改编范儿强加在本书上非常别扭。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年代久远、拍摄理念差异之类,但我大概是吃惯了好的,因而确实开始不太能忍受许多弱化、简化情感张力、镜头语言莫名其妙、在当代电影审美视角看来表现力欠缺的情节了,更何况还有原著给我的感受在先。不过需要承认的是,约翰·福特身为一名右翼保守老白男导演,能把一本为底层人民呐喊的作品拍成这样已经算不错。不少避重就轻的处理和理想主义的叙事相比于大部分好莱坞电影起码不那么令人生理不适。加上的一颗星给结尾汤姆乔德的话。虽然是原著内容,但再次看到仍旧令人感动。
当一回原著党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归纳了一些感想
私心多给一星。我想很大程度来源于两点:一是我对不属于故乡的地域文化那种带着刻板印象的好奇感,被这位非北京土著的导演拿捏住了。二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脑回路和导演对上号了:整部影片的基调,的确让我联想到了《等待戈多》。这大概也是导演的灵感来 ...
归纳了一些感想
1.大量主观感受和评述和显著的纪录片风格构成了这部半自传体电影。还有大量服务于主题、能被直接解读的物和人,使我看得仿佛有种大彻大悟之感。2.第三世界的文本带有寓言性质。这可能来源于这些被殖民国家的文化特征:久远的本土性已经被殖民者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