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多給一星。我想很大程度來源于兩點:一是我對不屬于故鄉的地域文化那種帶着刻闆印象的好奇感,被這位非北京土著的導演拿捏住了。二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腦回路和導演對上号了:整部影片的基調,的确讓我聯想到了《等待戈多》。這大概也是導演的靈感來源之一。兩個人最初的動機是尋找鴿子,但這最後隻是成為一個荒誕虛浮的點,溶解在無意義的生活中,倒是有點公路片的影子,雖然更多隻是在原地踏步。

當然,就影片的整體創作而言,屬于是最低端的文藝逼自我陶醉的詠歎調:沉浸在自己有些清高傲慢的世界裡,用畫面感的方式講着自己經曆、抒發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再穿插進用樸實的語言講出的故作深沉的小哲理,旁人都是烘托他們表達的刻闆符号。有很多東西實在難以恭維。從映後能看出,主創們主要是把情節建立在無關聯的生活片段上,視聽要素的延展則依靠美學的直覺,因此有很多内容,他們在被請求解釋時,都有些牽強附會,或大方地承認沒有别的内涵。換作是我,我自然不期待這樣的生活,卻常常會希望走入這種漫無目的的對話氛圍和行徑中。至于把它們集中地記錄下來、呈現出來,将私人化的大衆化,大約能找到些共情者,但更多肯定是讓人疲勞,以緻批評。不過以我對文青的認識,他們大概就是無所謂的、抱定這種執念的人。

印象中第一次參與主創映後。當我在戲外又一次真實地觸及到那些戲裡的角色,接觸到那個雖未在戲中露面、卻讓自己的想法貫穿始終的人時,我似乎也讓電影世界和圍繞着電影的現實世界和諧起來。我想從電影裡,我固然體會到很多青年創作者陷在自己的眼界裡,重複着乏味且可笑的文藝範兒,但當他們在我面前詳細地解構起自己的創作,有些東西反倒活了起來,讓我能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他們可能的局限、理解他們可能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