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let Médicis, "Zanussi présente les chefs- d'œuvre du cinéma polonais". Krzysztof Zanussi本人也是很厉害的导演,他讲了一些自己跟Andrzej Wajda的故事:80年代中央的人找他谈话时每次都说Wajda讲了他的坏话,而找Wajda谈话时就说他讲了Wajda的坏话,结果两人一交流,发现都是没有的事,是当局有意挑拨离间……在面对当局的态度上他们两人完全是同盟。Zanussi接着说,不过他跟Wajda的确口味很不一样:他喜欢的Wajda的电影常常是Wajda自己不喜欢的,而Wajda认为他拍的好电影也是他自己觉得不好的……比如这部《爱情记事》,Wajda本人就不甚喜欢,但他就觉得非常美,拍出了战争阴影下的悲剧氛围。那种断然不可能走向幸福的悲剧感,是当下的欧洲人已经忘却的感受。本片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的维尔纽斯(如今是立陶宛首都,在二、三十年代里属于波兰),但Zanussi介绍说本片其实是在波兰的卢布林附近拍摄的,因为80年代中期苏联已经不让波兰导演去苏联拍摄,甚至都不让波兰电影中出现苏联城市的名字。于是片中火车站的站牌上只能写着Kolonia W,而不能把Wilno(波兰语的维尔纽斯)拼出来……

本片讲述的是一段高中生之间的清纯感情故事,但在战争阴影已经临近的氛围中,这段感情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故事来自于波兰作家、导演Tadeusz Konwicki,他本人也出现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幽灵般几次闪现、近似于穿越回童年的老者兼预言家的形象。片中除了几个成年人配角是由专业演员扮演以外,主要的年轻人角色都由非专业的高中生扮演。那种生涩、唐突的感觉,和情窦初开的年轻人身份还挺搭。让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贯穿全片、逐渐加深的悲剧感:片头就出现的正在行进、操练中的士兵队伍,在全片中反复出现,出现在男女主人公见面约会的街道、草丛,出现在他们眼前、之间、身后……在这种深知战火将至的无望背景下,几乎所有人说起死亡都是轻描淡写,然后要么担忧惊恐要么醉生梦死,仿佛命运从来就不曾由自己掌握。能逃走的家庭陆续逃走了,而相恋的男女主最终选择掌控自己的命运,携手走向死亡……

整个气氛一开始有些诡异,越往后就越压抑,青春的萌动和大限将至的压抑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偏爱悲剧的人,我还是很欣赏这个气氛的塑造的。恋人最后共同赴死的结局让人想起Bo Widerberg的《今生今世》,两人同样也是穿上了宛如婚纱的白色服饰。此外,片中也展现了二战前夕立陶宛的民族面貌:波兰人、立陶宛人、犹太人、德国人……男主Witeck的家庭是普通的传统波兰人,他母亲每天念万福玛利亚祷告;而他深爱的女主Alina则来自贵族家庭:母亲应该来自法国,跟女儿常常用法语交流,父亲是军官;而始终爱慕男主却一直不敢直接表达的Greta则来自一个德国家庭,即使已经多少失去了德国人的认同感,但战争临近时还是只得跟着父亲回去德国……几种语言的交叉出现,勾勒出一幅看上去和睦相处的民族融合图景,然而这一切只能终于最终的炮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