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态度 一种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壶老酒 一部电影 一个知己,文章原创,欢迎品影。

第二个阶段 :现实妥协

今年的夏季格外凉爽,夕阳西下,红日即将落下。

颂莲不再是刚刚来陈府一脸单纯好奇的样子,而是看透了这陈府的生存法则。

这天,颂莲无所事事地走着,忽地她听到了一阵悦耳却带着优美的箫声,不禁被迷住了。

她走在铺满石头的台阶上,红色的衣服随着她走的身姿随风摇曳,颇有风情。

当颂莲第一次在阁楼与大少爷飞浦相遇时,映入眼帘的是,那一身红色的民国旗袍,看不见他的样子,只知道他的箫声是很让颂莲心驰神往。

这是小妈对儿子的烂漫幻想。

因为听见了飞浦的笛声,他们一个穿着红色的秀禾,一个身着红色马褂,这是典型的中式婚礼中,新郎与新娘的传统服饰。

...

大少爷飞浦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你是颂莲吧!”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大少爷虽然是留洋在外,也不是对家里的事情一无所知,他知道眼前这比他还小的女子是他的小妈。按辈分来说,是应该喊一声“四姨娘”。

颂莲立在与飞浦约有一丈的距离,站在了阁楼门口,眼神柔和地说道:“按辈分你不应该喊我的名字。”

他们年龄相仿,智趣相投,而在烂漫之外,用代表着隔阂的框架构图,隐喻两颗年轻的心,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仅能望着对方的背影幻想。

...

这也是全片第二次面部特写,称之为人生第二个阶段,品影称之为“现实妥协”。

每次看到这一幕时,如果不看剧情,我都会觉得二人是多么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二个人不约而同地穿着的红衣服,就好像二个人即将走进婚姻的殿堂。年纪相仿,而且都喜欢音律,连着装都一样,说是不知道也太巧了些。

这也可以说明二个人都有着共同语言和话题的,只是从剧情来说,一个是小妈,一个是继儿子,再怎么也不该越过伦理道德。可是我还是有些希望于二个人能有发展,而不是俩俩相忘。

大少爷飞浦,长相英俊潇洒,性格斯文随和,与颂莲年龄相仿,有共同话题,她是他在府中唯一能够接近的灵魂,他是她遥不可及却又想触摸的梦想。

在原文解释中 :颂莲爱大少爷飞浦吗?那不是爱,只是喜欢。如果爱他,就不会以他父亲妾室的身份,主动去引诱他。如果是真爱,就不会还和陈老爷鱼水之欢时,奉承地说:'只要你高兴,我没有不肯的道理。"

...

她只是喜欢飞浦的美好,孤独的她渴望温暖与爱。

一入豪门深似海,她嫁入陈府之后,除了下人,就只接触到了陈老爷和大少爷飞浦两个男人,她的情感的需求下意识地寄托在了他们身上,但是结果显然令人失望。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可以依靠”。

大少爷飞浦是个优质的男人,长相好,有内涵,他之所以接近四姨太颂莲,因为觉得她有思想,与众不同,但他对颂莲只是欣赏和怜悯,不是爱。

电影中 :飞浦以为自己是懂得颂莲的,懂得她的不易和坚韧,在后面颂莲假怀孕那件事后,他才知道原来她是那种女人。

男人啊,就是这样,一方面希望你能为自己做现实中的好妻子,为家庭而付出与妥协,一方面又希望你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

好纠结的人性啊!

这次他不是来关切颂莲,而是处于朋友道义。

说是朋友,在我看来无非是恋人未满,朋友未到。

...

这一次,他们终于可以坐得那么近,只不过是当初似那情侣装的新婚服,脱变成了二个生活中的服装,也意味着二个人对现实的妥协。

颂莲喝着小酒,一杯接着一杯,似乎要把自己灌醉,才不会想起那些烦心事。

接着,颂莲递给了飞浦一杯酒,这是颂莲喝过的被子,飞浦像是舍命陪君子一样,说:“那我喝一杯,祝你活到九十九。”

颂莲听了不屑地哼了一下,说道:“胡扯。”又拿过了递给飞浦的酒杯,就着旁边的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我可不想活到那么长,这好听的话说给自己去。”

而飞浦说着:‘“事情我都听说了,你也真蠢,怀孕那种事,做假能假的过几天啊!”

颂莲一脸淡淡地说 :“我早就算计好了,开始是假的,只要老爷天天到我这,日子久了不就成真的了。”说着动了一下嘴里的食物,接着说 :“我在算计这事,他们在背后算计我,斗来斗去有什么意思。”

我能感觉到飞浦是喜欢颂莲的,但是他克服不了内心对女人的恐惧,所以他无法接受颂莲。在颂莲深受打击之后,他选择了逃避。

所以,只要大少爷飞浦愿意,他是可以拥有爱情的,而女人对于爱情却只能痴心妄想。

...

如果是真心相爱,如果大少爷可以带颂莲义无反顾地走了,结局是不是会有所改变,我这样幻想过,可是无论看了几十遍,刚来陈府只有颂莲一个人的身影,来时怎么来,最后还是怎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