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远说这部电影的底色是艺术片,比如反派老大赵北山&手下舌头/钢镚的人物对位设定:由“死”复生的赵北山自带传统的土匪老大的暴戾狠绝、誓死效忠老大的舌头vs“打工仔”基因觉醒的钢镚;又比如将故事设置在一个矿产资源被开掘殆尽、曾经繁荣过、人口急剧流失的弃镇忙崖,其背后的隐喻性从片名“大风杀”可反映出来,“大风”代表“变”,“杀”表示“消亡”,这也直指90年代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时代症候,但电影除了首尾出现的“深圳”一词和禁抢正本外并没有直呈90年代的时代风貌,反而将剧情设置在“隔绝人世”的西北(还是西藏?),我想这也是导演张琪的高明之处。

2 但是这部电影不失一部优秀商业片的刺激、紧张,可以反映在视听语言上,黄沙漫天、大风呼啸,剧情上反传统的警匪片套路、英雄成长叙事,用演员孙宁的话来说就是“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发生什么”。令我惊喜的是几场高光情节,如曲马多叛变却被灰驴所杀,会计说(大意)“只有他知道钱藏哪”,我笑晕;赵北山初登场,让李红去拿账本、鱼、倒酒的调度,紧张刺激恐怖的氛围又加入些许幽默调和,可谓有笑声有心跳。

3关于男主角,白客给了一个关键词“善良”,这从侧面让我理解了男主角的种种动机。曾经在战争中(我猜越战)一个排里只活出来他一个,被取外号“猫头鹰”,实指“报丧鸟”,导致他不愿以牺牲多数人性命为行动动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为保全全镇居民对性命 不愿去冲击匪窝(当然还有人数和武器不足)、愿意冒生命危险去救人质,这也是电影令小远和我喜欢的地方——尊重生命,没有像《哪吒2》献祭多数成就英雄。

4 不足之处:①男性群戏的通病,女性角色只起点缀作用 ②几场戏的处理:A钢镚一行人被沙尘暴卷走翻车,男主角骑车主动冲进沙尘暴没但毫发无伤。B舌头砍多杰,多杰被压在门板下 舌头斧头那么多刀下去多杰竟然没死?C沙尘暴虽然在电影开头对忙崖镇的介绍有铺垫,但带走了一众反派确实略显抓马。③赵北山不为钱不为其它、毫无动机的纯恶,舌头纯效忠,背后的动机完全没交代,也许电影想将他们抽象化为寓言性质的人物,但是没给观众一个交代,给人物丰富度上造成一定损害。

总之,从剧情到演员,再到电影所要传达的内容,《大风杀》是我近些年看过的质量较高且不落俗套的院线国产电影,在当现今中国电影语境下,它能够兼顾观众、主流话语、艺术品格,以及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容易、了不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