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电影前这个名字非常好的吸引了我,非常喜欢这个表达。

但是电影看到一半 我才理解,原来这篇讲的中心并非婚姻故事,而是悦纳自我。瞬间感觉有点无感呀,虽然这样论调的文艺作品不常见,但我总觉得在看一篇心理公众号长文。而且太多大段的对话了,我第一次感觉在看一个访谈节目,画面上的戏剧冲突情节蛮少的,甚至有点难以让我专注,很多对话左耳进右耳出。

诚然女主有问题,女主不够聪明,害怕失去的东西要使出全部力气抓住的时候你已经输了。但四个孩子怎么看都交不出完美答卷吧。

整理好自己再出发也是我和朋友们分析情感问题时总会提到的一句话,这也是这部电影没有给我新意的重要原因。但有了新的感悟,要把我害怕失去你,转变成我想要。

最喜欢的桥段就是女儿的拥抱,养一个女儿太好了,仅仅是一句带着哭腔的妈妈,母女俩自会理解对方想表达的事情,不仅让我想起还有明天呀,世界上能理解妈妈的只有女儿/(ㄒo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