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er直译过来,应该是许愿者。但在剧里却被翻译成喂食者。

这看似是个谐音梗,其实仔细想想,它的内涵与软件的功能非常贴合。

有一个著名的斯金纳实验,就专门研究动物是如何养成一套固定行为习惯的。

比如将小白鼠关进箱子里,箱子里安有一个按钮,还有一个喂食的管道。

...

小白鼠只要按钮,管道就有概率给它输送喂食。

小白鼠发现按钮就有可能得到食物,于是它就疯狂地按,对按钮这个行为逐渐上瘾。

Wisher也是同理。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要让用户对一个软件养成依赖,使用上瘾,要考虑的因素,无非就三个。

第一,简单好操作。

就像小白鼠按钮这个动作,没有任何困难和阻力,过程十分轻松、顺滑。

第二,反馈及时。

完成操作后,无需等待,立刻给出反馈,立刻收获成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脑循环。

软件为你安排好所有步骤,你不需要费劲思考,利用人在思维上的懒惰,直接掉进无脑循环。

更准确地来说,是让人丧失复杂思考的能力,退化成幼童。

因为幼童如果有了饿的需求,他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只要张着嘴哭,就有人把奶瓶递到他的嘴边……

只要动动嘴皮子,说:我要实现什么愿望,喂食软件就能立刻帮你实现,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将退化为幼童。

为什么学习和工作不能让我们上瘾?

因为这个过程漫长、枯燥且艰苦,收益也不一定和付出成正比。

而喂食软件用起来过于方便,简直不要太爽太快乐。

考虑到反复许下一些“小”愿望,会令人麻木和厌倦,人们的胃口往后会越来越“大”,愿望也会随之升级……

最后能让一个城市彻底沦陷,也不是不可能。

...

另外,喂食软件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它隐蔽了很多关键信息。

所谓的蝴蝶效应,就是将一桩有害的罪案,拆解成许多看似简单的,无害的小步骤。

所有参与到这个小步骤里的人,都看不清这桩罪案的“全貌”,都掌握不了全部的信息。

于是,他们就误以为自己的行为是“无害”的。

然而,他们全都间接犯了罪,全都成为喂食软件借刀杀人的帮凶。

就像裘文东和路里,不过是按软件的要求买了几瓶颜料而已,最终的结果却是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同学。

由此可见,喂食软件的设计者很聪明。

假设有人许下“我要某某去死”的愿望,这个愿望确实太可怕,太难以操作。

但软件却能精准地将其拆解成简单好操作的小步骤,分配给许多人去执行。

这导致从表面上看起来,每个人的行为单拎出来,都是单纯无害的。

每个人都用极小的代价,完成了自己很大的愿望。

但是,当我们把关键信息拼凑起来就会发现,这个代价十分巨大。

只不过是喂食软件蒙蔽了用户的双眼,才使得这个代价被所有人无视了。

我们人类经济社会的本质,就是交换。这种交换应当是代价均等,信息透明的。

而喂食软件打破了这种均等和透明,伪装成一副轻轻松松就能帮你实现愿望的样子。

用户无需知道太多,只要乖乖听话,按步骤操作即可,这和今天的大数据全面入侵我们的生活,何其相似……

是啊,我们的确获得了便利,获得了轻松,但我们也把选择的权力,思考的权力,拱手相让了。

除了获得一点简单的感官愉悦,我们其实一无所有。

仔细想想,这部剧与其叫“致命愿望”,不如叫“致命欲望”。

因为“愿望”和“欲望”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愿望是一种延时满足的长期目标,是一种更理想化的愿景。

而欲望只是一种身体性的,即时满足的需求而已。

所以,我认为这部剧里大多数使用喂食软件的人,只是一群将欲望美化成愿望的人。

他们所谓的“愿望”,根本不配称其为愿望。

我预测这群人可能会被自己的“愿望”反噬……又或者,他们会醒悟过来,推翻软件的控制?

这么看后面的剧情会很刺激,还是值得继续追下去的~~

致命愿望 (2021)暂无评分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奇幻 / 杨苗 / 冯绍峰 文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