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涉过愤怒的海”在电影中有深刻的象征和隐喻,象征着主角老金在女儿遭遇不幸后,踏上了一个人的寻仇之路,为了抵达爱与宽恕的彼岸,都在试图涉过各自心中汹涌的海。这个“愤怒的海”象征着老金心中的愤怒和悲痛,他必须涉过这片愤怒的海,才能找到杀害女儿的真凶。这个片名揭示了电影的主题——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的问题,以及人类代际之间的因果传递。

此外,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在试图涉过他们各自心中的愤怒的海。例如,李苗苗的母亲景岚,她竭尽所能地庇护李苗苗,这也可以看作是她在涉过自己内心的愤怒的海。因此,片名“涉过愤怒的海”不仅揭示了电影的主题,也与电影中的具体情节和角色发展紧密相关。

老金在女儿被害后开始了复仇之路,不顾一切地复仇是他父爱缺位的报复性补偿。就像他平时只会努力赚钱供女儿留学,女儿被害之后也只会用疯狂的复仇来表达父爱,无瑕表达悲伤和思念之情。甚至已经抓到了嫌疑人李苗苗后,在女儿的葬礼上,遗体火化时,依然不在场,而是怀着满腔的愤怒去报复伤害了女儿的人。在他眼里,复仇真的比送女儿最后一程更重要。为此前妻痛斥他“你不是个人”,诅咒他,景岚也说“你一点都不爱她”。或许老金认为,复仇就是在尽父亲的责任,就是对女儿爱的补偿,为此他囚禁、折磨李苗苗,也折磨着李苗苗的父母。

随着真相的透露和开始倾听女儿的心声,他逐渐意识到复仇并不能带来他想要的结果。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反思最终转化为懊悔。他意识到,真正的救赎来自于内心的悔过,而不是对他人的伤害。这个转折点是电影的高潮,也是老金懊悔和寻求救赎的开始,为此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悔恨中。

回到电影的片名“涉过愤怒的海”,老金是一个渔民,对大海非常熟悉,涉过现实的大海容易,但涉过心理上“愤怒的海”很难。涉过之后呢?他需要回归内心的自省和身为父亲的自我问责,有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离婚后女儿选择跟了他,他自认为女儿“懂事”、“皮实”,就不甚关心。口口声声说他跟女儿“相依为命”,但其实他根本不了解女儿,不知道女儿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女儿交了男朋友,无知得像个陌生人,女儿自杀当天打给自己的电话也没有接,还跟前妻互相推卸责任。回过头来看这句话,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涉过愤怒后,不仅仅是老金父爱的救赎,也是向所有为人父母者发出的灵魂拷问。电影的片尾字幕「唯有父母的爱是人一生最初与最终的安全岛」,这句话本身就是创作者们想要呼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出事时,该首先问问自己,尽到父母的责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