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0?
暂且打三分,需要有机会大银幕重温。
第二部蔡明亮。
中间睡了接着看,观感并不强烈,时而有点共鸣。
按理说应该很欣赏的风格,但仅仅能认可但却无法沉浸其中沉心静观,没有很能get到情感氛围。
被剧情简介吸引而来,但却没看到“情节”。从开场四分钟的固定长镜头都结尾两个人观望的静默长镜头,始终没能走进其中。
先前只看过他的处女作《青少年哪吒》-那还有我比较青睐的侯孝贤式的欲望和情动。但本片则更加“纯粹”或风格化,没有对白亦没有画外音-最长的独白竟然是对镜头诵读《满江红》-采用源于影像的语言,由场面调度书写人物内心的方式。
纪录片式的日常场景捕捉,清一色“信息量极少的”、几近静止和静默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彼此平行拼接建立一种蒙太奇式的逻辑-叙事关联。
影片多次基调转变发生于场景,在现代建筑和残破的屋舍之间,在大都市和荒野之间。或许趋近于装置艺术,有些取景/布景不仅在物理上静止-更缺乏真实和鲜活性,让人感到有些生硬和僵死的感觉。
ps.最大的问题在于,能用一个画面/固定镜头讲清楚的事情,究竟选择五秒钟还是五分钟?后者真的有更大的力量吗?
维度 ★(1-10)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6.9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6.5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3
选角/表演/场景 7.4
25.8.11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初看观感和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简评
评分:B7.3固定机位、几何学构图和蒙太奇短镜头形成机械般的精确性组合。交响乐的演奏,严谨活跃,风格和影像交相辉映-更多还是陪衬。其次,影像的制作方式也比较简单,仅仅记录、呈现而不带叙事性,没有内在的逻辑和推进,显得单调了许多。除去 ...
最后的电影-《不散》 -后迷影时代的经典
评分:B+7.7(暂定)不错的电影,细节有侘寂之美,有浪漫的余温,但整体没能太感动我—和观看方式、状态(不够投入)有关系。有以下两个原因-影片本身和主流电影以及蔡明亮自身电影内容、风格的差异。首先,由于对本片溢美之词颇多,以为是对迷 ...
爱在三部曲-重温札记/简评
评分:A- 重温“爱在三部曲”—札记/简评 - 微信公众平台综评:三部曲形成一个爱情故事的整体弧光,难以割舍单独谈论,必须要在彼此之间才能看到深刻的变迁痕迹。因此也不必论出高下。影片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剧本精良结构完善,既有波折 ...
两次观感札记(水文)
C+6.8蛮失望的,有可能是心境不对吧。目前看到林奇最无感的一部,我对林奇的爱可能还是集中于《穆赫兰道》吧。可能没有《内陆帝国》难以理解,但确实没有感触,难以沉浸其中。在我看来就是喃喃自语、故弄玄虚的B级片,深邃程度未能get。很多 ...
七夕观看-关于爱情的永恒主题
评分:B-6.8七夕独自来看,以为会和《情书》、《四月物语》等日式恋爱小甜剧一样平淡光鲜又琐碎无味,加上top250,八成会不喜欢,不过比预期好些-尤其是后半段。简要批判:开场三分钟就定调了,大致知道是什么模子里刻出来的片,不对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