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戳心窝子了,上一次在电影院这样涕泗横流还是《诗人》。我似乎格外中意异乡人的故事,仿佛是在照镜子。
伦敦中餐厅里的春卷、遥不可及的BBC面试机会、白人朋友称为“oriental”的项链、夜店里无人问津的孤独…这些我都懂。这是晓恩的异乡。
独守空房的寂寞、语言不通的痛苦、公公婆婆的冷落排挤、女儿的“倒戈”、丈夫的缺席…母亲的孤独更难被察觉。这是葵子的异乡。
对于很多女儿来说,妈妈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单面人。她的故事从孩子出生开始,到她的死亡结束。晓恩很幸运有机会了解这消失的二十多年,第一次得知母亲的真名叫做“平野葵子”,她也曾经年轻漂亮有无数人追求,常年的居无定所让她渴望被爱护与重视,丈夫的离世和小女儿的出嫁让她更加需要被理解和尊重。
“愈远的愈亲,愈亲的愈远。” 女儿在母亲最熟悉自己却最陌生的村落里,开始了解母亲,理解母亲,成为母亲。母亲在海边终于娓娓道出与父亲相遇的故事时,海波飘渺,烟雨茫茫,她紧紧抱住她,最远的终于变成最亲的。
本以为家庭之痛已经直达心扉,没想到家国这一层伤得更深。满洲、澳门、香港、别府,一场战争让所有的迁徙和变动成为常态,也让时代背景下的两国人民沦为没有感情的政治工具。于是当两个本应该成为敌人的人互生情愫之时,我心底里竟然生出如此多复杂的情绪。
晓恩当了香港电视台的记者以后说,“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察这里的人和事”。这是令人多羡慕的机会,还可以用新闻点醒甚至拯救身边的人。长大后重归故里,用自己的方法重新丈量这片土地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何其有幸。
“不要对中国失望啊!”卧病在床的爷爷说出这句话时,我爆泪。“看着他苍老的肚子大概再也承受不起孙女的重量了。” 不仅是孙女的重量,对家国的厚望也轻易就可以压垮了他。
(片头看到蔡康永是策划和制片经理有被震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