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難盡,我大概永遠也理解不了美式幽默。50年前的年輕人就算再先鋒,笑話也是會過期的。
導演形容拍攝時場面調度之大和演員數量之多,說有時最多用58支話筒同時收聲和2個調音台混音。看電影時我想說,果然是“差生文具多”啊!那麼多話筒,結果把演員的台詞都收不清楚?而且大部分時候背景音樂過于喧賓奪主,根本聽不清他們在叽裡咕噜什麼。不過也不太介意,因為聽懂了也不會笑,經典三段式的情節讓整部電影的起承轉合及懸念設置都可以預測。
最受不了的還是戲裡戲外透露出美國人骨子裡的自大和傲慢。導演和編劇在開場前一番大耍寶,讓人以為這片子多精彩。結果是拍了一部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的大電影,故事裡的笑話都來自1970年代。他們自我陶醉自我感動,還期望全球觀衆都買賬,這實在是令人費解。用不需要觀衆理解的藝術電影精神,拍了個爛俗無聊的商業片。
再者就是電影裡的人物基本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卻引以為傲。整個節目明明是一團亂,導演還自作聰明地不接受任何質疑,這和年輕人的革新精神有什麼關系?
最想笑的是最後倒數十秒選live還是tape那裡,所有人都在捏一把汗。請問我們在座的誰看到這裡了還不知道SNL第一期播了沒播?有任何緊張感可言嗎?導演也太自我感動自我陶醉了吧?
也許我不是SNL粉,所以沒有任何情感和記憶連接。但如果一部電影看完我沒有任何去看第一期SNL的沖動,那最起碼證明這賣瓜的王婆一點不會自賣自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唯一就是16mm膠片質感确實好,兩星主要是給攝影和音樂。
倫敦電影節你選surprise film就好好選,不會選就不要再開這個欄目了!全場過半人都沒有enjoy這個電影,隻有固定的幾小撮人在笑,片尾字幕一出就開始大批人離場。浪費大家人生兩個小時你開心嗎???長點良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