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电影很偏爱女主,女主一出场时就自带bgm,如灵动的鹿闯入了枯燥乏味重复的生活,她会把两个玻璃杯放在耳旁听声音,会用牙一口就咬下瓶盖,会扮演不同的人,说着连自己都相信的话。人是有很多面的,她的每一面都让我惊奇。人物形象塑造得太成功了,以致于她仿佛也进入了我两个小时的生活中。
了解一个人是会开始讨厌她的,但我非常喜欢男主在女主离开后探寻她不同侧面的那几场戏。她看了70多套房子是因为看到空阔的房子很开心,她会陪着一个陌生人一起哭泣,并且展示她治愈负面情绪的小仪式。会有多少次她也会同样做出手势,抽走自己身上的负面情绪呢?她大胆、灵动、富有生命力同时也自信活泼、很容易成为别人记忆里的浓墨重彩。她会突然找到便利店的工作,一直在寻找什么,永不安定,她也会花费不多的钱财救治一只小猫,很喜欢她坐在便利店门口俯身在膝盖上那一幕,她又是脆弱的、多情的、迷茫的。和朱珠的那场戏我尤其喜欢,很喜欢二十岁和三十岁女性之间的情谊,因为我经历过你所经历的,所以在你这样做的时候,我不会提出建议或者加以否定,我只会微笑支持。但同时女主也给了三十岁的姐姐很多新奇的体验,会干脆利落的处理性骚扰的男人,会满口谎言但你知道她只是只装腔作势的小猫咪,谁会真的讨厌小猫咪呢?会在警察局自如应对,甚至享受自己被当做嫌疑分子拍照,因为她们做的是正确的事。女主离开的时候大声说了三次“拜拜”,为了也能收到一句“拜拜”的回应。那是她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了,一场正式的但又十分自然的告别。我也在那一段独白中流泪了,"人怎么才可以一直孤独地活着但又不孤单呢?"朱珠演的特别好,将富婆的潇洒和独立女性的坚韧以及偶尔流露出的孤寂演出来了。喜欢她们在处理性骚扰的男人后,她大喊的一句”快跑”,喜欢她开着法拉利疾驰而过,喜欢她在说“拜拜”以后踩着高跟鞋潇洒转身,她当时笑了一下,也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
女主和男主的那几场戏让我想到了花束般的恋爱,我一直觉得相爱需要轰轰烈烈,需要留下独属的、带着痛的、糖混着玻璃渣的、可以鲜血淋漓的、但始终泛着粉红色泡泡的那些记忆,在天台上弹拔吉他哼唱的、反坐在扶手电梯上的(很喜欢这一幕的镜头)、一起奔跑的记忆。这些记忆是两个人共生的专有记忆。
喜欢这部电影的剪辑,他们互相舔抵伤口,去到对方的童年互相治愈,喜欢左右两边分屏是他们各自的生活然后直到有一刻他们同屏的镜头语言。也还蛮喜欢后半段的瞬息全宇宙类似手法,致敬了卓别林和一代宗师,演员和导演拍得应该挺爽,我还蛮喜这种打破第四堵墙的俏皮感,导演明目张胆地说我要开始搞事情了。
虽然有一些败笔,它本可以再飘起来一点而不是像成品悬浮在半空,以及杂糅了太多的剧情使得一些本应该是亮点的成为了噱头,譬如外星人这条线不应该落在逆天改命上(至少把女主写死挺奇怪的),而且以及漫画的虚构和外星人的虚构本应相得益彰,但实际上看起来它们十分割裂。但是这些并不影响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惊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