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了武汉放映的字幕,然后在武汉的china premiere上第二次看了《是的》。开头进行一个song battle,一边是快节拍的be my lover,另一边是慢节拍的love me tender love me true,都是关于love的音乐,却很有攻击性。第一部分就在这个song battle的节奏中进行,有些适当的改变,比如客厅的那场戏,关系个人和关系集体的意识,一会是愤怒地跳舞,一会是聆听沉默。就像加沙的炮火同时存在于身体内部和周围的环境之中。还有Y在街头看全民服兵役的以色列公民街头健身,而他坐在长椅上抬头透过树叶看太阳。然后他去健身房看Yasmin跳舞,自己躲在房间弹钢琴。拉皮德生猛的影像风格用在了合适的地方,摄影机可以水平旋转,可以竖直翻转,疯狂可以随时插入悲伤,悲伤也可以随时插入疯狂。第一次看的时候,被那些慢下来进行叙述的段落塞满了情绪,第二次看又是在每次发疯、狂躁的地方想落泪,因为每一次发疯都在反刍那些静默的部分,简直要精神分裂。
第二部分“寻找答案”的动线比较明确以后,这个节奏就被放缓了。Y说“勇敢的是说出Yes而不是No”的时候语气是比较确定的,不过这个二元的、Yes和No的怀疑还是贯穿了始终。开头的song battle选择让参谋长赢就是一次确认,以及Y问刚出生的儿子怎么选,问打印店的店员Yes还是No(答案竟然是amen),经过哨站的士兵,都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地方问得比较抽象,而和Avinoam在游艇上、和Leah在车上的提问则更加具体,抽象和具体的“问”是互相穿插的。只要一开始行走影片就在对抗撕裂,比如献出舌头的动作,给权力舔脚是yes,激吻是no。可以看到一个绝望的摇摆,好像支持战争的哪一方都在支持恐怖,Yes和No变成了同义词。
2025年10月
武汉柏林电影周
笔记:同义词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笔记:陌生的三宅唱,陌生的电影
《惠子,凝视》是我2023年最喜欢的电影,而2024年《黎明的一切》又让我觉得这种“小而美”的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想到《旅途中的日子》又找到了很多有趣的事物。三宅唱拍摄《惠子,凝视》的惠子,拍摄《你的鸟儿会唱歌》的佐知子,镜头与角 ...
为cinema流泪
(首发于公众号“陀螺电影”)想想《魅影缝匠》:影片末尾的几个场景,角色的情感经历了从“爱”到“恨”的极端异化,旋即又被拉至绝对的“爱”。在这个情感辩证法的精湛演示中,我们不禁怀疑:什么是情感?无法稳定的,在权力与依赖中不断转变、甚至 ...
Berlinale2025首映场:生活是诗还是电影?
(首发于「陀螺电影」)大自然对我们说了什么?东华在寺庙谈论我们如何用身体感受世界,起身离开,摄影机呈现了一个向上抬起的动作,我们看着让东华在后文想起埋葬岳父的母亲的那棵树,画面在这停下若干秒,树叶之间透过阳光。洪常秀好像在对我们发出 ...
Berlinale2025:伊姆贝克的又一部《半熟少年》
(首发于「陀螺电影」)开头的固定镜头给出城市空中的线缆与地下的轨道,我们马上想起伊姆贝克的首作《半熟少年》。相似的开头,空荡的场景,却没有任何Drama的情节发生。《奥尔莫》的情节更复杂、场景更丰富,常常有不速之客进入这个生活。而这 ...
Berlinale2025首映场
(首发于「陀螺电影」)爱在三部曲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新作《蓝月亮》和《新浪潮》一定是今年的影迷必看。近年尝试了动画片《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和类型片杀手喜剧《职业杀手》后,林克莱特又分别以音乐与电影的历史,再次让我们得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