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谓爱情,我向来是不甚相信的。大抵因这二字常被粉饰得光鲜,内里却爬满了虱子。意大利人拍的《肮脏爱情》(L'amore molesto),偏将这虱子一只只捉了,摆在明处,教人看得分明。
故事始于一场溺亡。母亲阿玛利亚浮尸海上,红衣似血,女儿黛莉亚遂踏上了寻母之途。这路途蜿蜒如那不勒斯的巷弄,阴暗潮湿,拐角处总藏着往日的鬼魅。男人多是窥视者,如卡塞尔塔,居高临下,目光黏腻若油;女人则困于镜中,既要当贞洁的圣母,又难耐欲念的炙烤。那母亲留下的红裙,说是爱情的遗物,倒不如说是搏斗的伤疤——它艳得扎眼,却裹着一个灵魂的挣扎与叹息。
黛莉亚剥茧抽丝,发现母亲晚年竟与昔日仇人相好。街坊哗然,斥其“肮脏”。但何为脏?是夜色中的欢愉,还是白日里的伪善?费兰特笔下(原著出自她手)从不给爽快答案,只将真相剁碎了,拌入记忆的迷雾。最终黛莉亚恍然:母亲赴死前那夜,非为放纵,实是向自由献祭——她赤身走入大海,仿佛初生婴孩,洗净一身尘垢与骂名。
这片子镜头也如鲁迅的刀笔:缝纫机轧过布料,声响刺耳,似在缝合谎言;搅拌机捣碎食物,糜烂不堪,宛如撕裂的体面。所谓“肮脏爱情”,不过是男权社会盖在女性欲望上的戳印。他们惧她、辱她、最终葬她,却不知那红衣之下,跳着一颗未曾屈服的心。
末了,黛莉亚乘火车离去。窗外天光微亮,她与母亲的身影在玻璃上重叠。原来爱与恨、洁与污,从来同根同生,如影随形。
呜呼!我看这片子,竟如读《伤逝》。子君死了,阿玛利亚也死了,但她们的血肉却腐成养料,喂活了后来人的路。
《肮脏爱情》:那霓虹灯下的血与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建议无基础观众观看!
我个人是作为无基础的观众群体去看的,以我这观影基础所培养出的审美来看只能说不好看,真的不好看…对于目前豆瓣久居不下的高分,实在不能理解…我本人不管是720集的火影还是仍在连载海贼:王路飞,所有日本动漫都逃不掉拖沓和边打边回忆的漩涡, ...
《血观音》:鎏金宴席上的金鸩 ——情欲是饵,财富是钩,仇恨是那杯见底的毒酒 壹:夜宴棠府的沉香总在午夜最浓。檀木桌上流转的不止茶汤,还有裹在丝绸下的密约。翡翠镯子碰着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响,像骨头断裂前的预兆。棠夫人捻着佛珠笑,眼风扫过满座衣冠——林议员端着威士忌谈土地开发,王院长握着汝窑杯说民生工程,他们的 ...
因果织就《万箭穿心》中无人幸存的性别战争
看电影的时候评论区成了一片奇异的战场。男人愤慨于马学武的憋屈,女人痛斥李宝莉的遭遇,双方隔着屏幕互相指责,却不知在这个由因果编织的困局中,没有谁的手是干净的,也没有谁能全身而退。李宝莉的悲剧从电影第一幕就已注定。她强悍、霸道、得理不 ...
这么多年原来是你《一一》 缘分之始就像我说的,原来咱们好久前就见过,曾在无意间听到这段小朋友一本正经说话就被打动,也每每随机到这首时久久愣神——我是个姥姥带大的孩子。我最开始以为这段独白是某个文艺家写出的,浓浓的台湾味道,“尝”起来是蓝色的,台湾是一个城市化 ...
《饮食男女》:朱家倩终领中国菜本真之质 整个家里朱家倩似乎是那个最想逃离厨房的叛逆者。她现代、独立、身处繁华的航空业,仿佛与老宅里那个被旧时代烟火气笼罩的厨房格格不入。然而,当拨开弥漫的蒸汽与油烟,会发现她才是这场家庭戏剧中真正的“漩涡中心”——所有矛盾的引力、所有情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