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激发观影兴趣”或者“辅助了解电影”的纪录片,感觉挺好的 →_→)这部电影或许应该在,在“分享”,不能说“描述”,可以说“描述”,不能说“解析”戈达尔电影前观看一遍,再在看过所有电影后再看一遍(大概 →_→)。
如果是为了培养直觉或者听戈达尔作为讲者说出他的动机 —— 其实他也没怎么说 —— 以便更好“享受”他的电影的话。
之前完全写不下来 —— 可以说“完全”写不下来,戈达尔电影的观后感的原因大抵在于,我蠢。我觉得这些电影没法分析,没法去说剧情分析没法只从技法分析。音效是电影的语言,电影是在往生活前进。一生只可以用来拍电影的一小时。
梦是世界,世界是梦。是什么让生活化的片段在电影中变的有意思,是人。但戈达尔的注意力似乎不在人身上,不管在现实中还是在电影中。我指的上一句中的“人”,是伪善的温和的符合一些道德标准名义礼节的自我标榜的看似关怀周遭个体命运实则意识不到有什么待解决的自己要往何处去的不抬头看天也不往远处眺望大海循规蹈矩的碌碌无为的,人。
《断了气》是部美丽的出道作。戈达尔随后也在做新的尝试。并且在早期的电影中就拒绝变焦。因为一旦开拍,机位就应该摆在最合适的位置。画家不会变焦。有影评人说戈达尔的电影要一组一组的看。就跟画家的艺术展一样,一定是一套画作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风险,在美学中是值得探索的一部分。合作的演员,拍摄的方式(拍摄电影不一定需要高成本),不同的选项都值得尝试。戈达尔愿意去尝试,闯来闯去的。为了达到理想状态,还得“磨人”。
戈达尔导演特别关心“人”。人使得生活有趣。政治拐点出现了。影片有一段戈达尔的发言,大概是在喊,这一届没有人的作品在拍外面发生的事情,没有人和学生和工人站在一起,而你们却在这里讨论特写。21届戛纳影展被叫停。戈达尔导演特别关心“人”。并在当时充斥着枷锁的法国电影界的牢笼里,告诉世人这些枷锁,这一切是无用的,横行了多年,因为敢尝试,所以被尊敬是值得的。然而跟“人”沟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激情》甚至连戛纳的安慰奖也没有。《芳名卡门》终于得到了金狮奖。《侦探》的记者招待会,他对记者说你什么都不缺。他也不知道。再之后,他站到聚光灯下,只说自己是“光影的爱好者”。他拍的不是片(film),是电影(cinema)。电影史要用电影来“写”。“自画像”就要用时间来画。就要用一生来画。
怼脸记录戈达尔导演的话语,问不恰当的问题,是浪费胶片的行为。即使是这部纪录片,也像是“戈达尔的采访影像”那几部“电影”里截取片段再加上其本人其他的作品融合制成。
凭直觉捕捉。因为我所见的浅薄。我以为会从戈达尔口中知晓他是怎么想的,他的言语会指导我去怎么看他的电影,因为我总相信电影的观赏没有标准答案但总得有欣赏方向。但巧了,戈达尔就是“我不知道”。放权给你,希望你自己留有感情。我就只能告诉自己,原谅自己蠢,接受自己靠直觉去拼接那些穿越了亿万字词,从世界各处角落蹦出来的被观察到的集合、浓缩在影像中的,跟着绚烂的画面、突然出现的音乐、模糊的字句一起反射入人体内的,一切。我打字打下的这些,不全,或者,全都不对。
↑ 欢迎补充 + 更正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