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由一段充满磨砂感和岁月感的影像切入,当影院里的灯暗去,暗室与荧幕共同构成的视觉空间带领观众模拟影片的最外层的叙事角度:已经长大成人的Sophie面无表情地独坐在阴森的房间里,翻看少年时和父亲在DV机中留下的影像。这台DV是父亲的,如今转手来到Sophie手中。随着DV的播放,我们来到阳光明媚的土耳其,在这里Sophie会与父亲度过一个快乐又勉强的假期。
父亲与母亲
Sophie的诞生似乎是个年少轻狂时的意外。不难看出父亲还相当年轻,甚至被路人当成Sophie的哥哥。一对壮年夫妻带着一对比Sophie小的孩子,但在父亲看来,这对夫妻却“太老了”。Sophie极有可能在父亲成年前后就诞生的,据推断他应该仅仅30岁出头。
父亲是带着手臂上的石膏出场的,他是一个有缺憾的人。父亲的生活比较拮据,旅行是一次跟团游,居住的旅社是一个外面还搭着脚手架施工的地方,房间里连电话都没有,他和Sophie的对话中多次提到“昂贵”一词。父亲的精神状态不太好,Sophie入睡之后,他在阳台上抽着一根什么东西,一幅摇头晃脑的样子——吸毒?这个推测似乎在他与女儿在海上的谈话中得到验证。父亲冒冒失失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手是怎么摔断的,在拆石膏的时候把手臂误伤,在潜水的时候把Sophie的眼罩误丢下海底,如此他还在没有潜水证的情况下违规进行危险项目。父亲有时很奇怪,Sophie看着打太极的爸爸,在电话中和妈妈倾诉为什么爸爸这么奇怪。父亲是个腼腆的人,Sophie想用DV也拍拍父亲,但父亲却不愿入镜,叫他上台唱歌也是如此。
母亲在影片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第一次提及是父亲在旅行开始时问Sophie,“你和妈妈相处得怎么样”。和预想的不太一样,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似乎并没有那么疏远,他们在电话中的互相问候反而让人觉得相当融洽,他甚至会对她说“我爱你”,并且把她看成是“家人”。尽管不宜作过度解读,但作者似乎意在打破观众对此类特殊家庭的刻板印象,导演仍然保持了模糊,我们甚至不知道父亲和母亲是离婚还是分居,或者是父亲在Sophie升下后便远走高飞了。我个人的解读是后者,参照父亲与游艇上的男子的对话。
父母在拉扯,夹在中间的Sophie也在父母之间拉扯,她仍然在期待父母能够复合,但结果并不如她意。离异(或者类似状态)家庭的孩子尚且容易产生某种存在的累赘之感,更何况英年早育的孩子,他们很容易产生对生存的质疑。
暧昧与救赎
Sophie和父亲的相处模式非常值得琢磨:表面上看起来,两人其乐融融,但大概是因为长期分隔两地,其实多处能看出来他们并不亲和——此种不亲和并非是在性格差异的意义上说的,而是指一种缺乏磨合。父亲原本订的是标准双床房,但理由不得而知,可能是Sophie主动的要求,也可能是父亲对父女关系的不自信,亦或许是考虑到Sophie已经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年龄阶段。父亲看到Sophie并不擅长唱歌后说想给她培训声乐,却被Sophie回怼“如果没钱就不要抢着买单”,由此也导致那天晚上两人的不和。在旅程结束的前几天,父亲很想把握最后的机会多和Sophie相处,于是叫她一起打水球。事实上这一段非常值得琢磨,父亲可能仍然对Sophie缺乏了解,或者是为了创造和Sophie共处的机会而忽略了许多,结果是Sophie在泳池里无所适从,难以融入游戏。故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如此“平”的电影也让我鼻眼发酸。那是一种无助的感觉,可能与水球无关。
正是如此,我似乎也能理解我在观影初期并且至今仍然坚持认为看到的,父亲和Sophie之间暧昧的感觉——当然,暧昧是一种就该词本意理解意义上的。事实上,两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非常像两位异地恋情侣之间的互动:总是想把握难得的见面的每一分每一秒;即使关系再亲密也仍然缺乏一种现实感下的习惯互动模式;矛盾的激化和感情的喷发总是发生在临别的前一夜。虽然我倾向于认为父女之间没有那层意思,但即使有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对于一个处于青春初期的女孩而言,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男孩的吸引力。
反过来,父亲也依赖Sophie,Sophie是母亲的化身,也是他无所依托的感性的化身,至少是某种感情的寄托。不过相比于其他,Sophie更是父亲的救赎。Sophie对父亲说“生日快乐”,并且号召一众路人为父亲唱生日歌——这是对父亲童年的救赎。面对DV中可爱的Sophie的影像,面对她的善解人意,父亲心生愧疚,在房间里大哭,他深知自己无法给Sophie他们互相都想要的陪伴,以及物质条件。乃至,父亲也知道自己是一个走向死亡的人,而这可能是对Sophie最大的辜负。
生存与放逐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概括父亲的形象,那便是无所适从。他儿时并不幸福,当他被问到自己的11岁时,他选择沉默地面对至少不那么不开心的11岁的提问的女儿。他英年早育,生活潦倒,这已经奠定了他全部生存背景的总基调。因此,他远离人群,不想在人前露面。他远离故乡,离开“阳光不够”的苏格兰,并且认为自己很难再回归故里。在我的理解中,故乡永远与个体的生存状态是高度关联的,如果一个人认为回乡是值得逃避的,那么他事实上也在灵魂上选择了与那些维系其最本质部分的东西相切割,因为他甚至连重新捡起自我的勇气也已经丧失。这样的心态与他在潜水的地方碰到的小哥不同,与Sophie也不同,他们是父亲的映衬。
另一方面,他沉入神秘力量中,企图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哪怕一些许确定性,摆在他桌子上的书是《诗歌、故事与写作》、《如何冥想》和《太极》。也许舞池的意象也恰恰是在对应,在他沮丧孤独的生活中,他唯一释放自己的机会便是如此,在抽烟之后随意摇摆,在舞池之中任性舞动。他甚至在花钱的问题上相当令人疑惑,父亲为什么要花850英镑买下一条地毯?我个人的解读是,他希望为这次难忘的旅程留下一个纪念物,它重要到值得让他付出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还有一点我有些不确定的是,父亲喜欢女生,但也和一个叫Keith——男生的名字——“有新的进展,虽然并没有想清楚,但在考虑一起租房”(事实核查请求)。
父亲努力过,至少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旅行中,他没有延续他自己父母带给他创痛,而是始终面对女儿时,尽量承担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武装一幅看似可继续维持的形象——尽管此种维持是不堪一击的,乃至是筋疲力尽的。我们看到父亲在听到人们对他唱生日快乐歌的时候,眼神里完全没有喜悦,而是无比的沉重和凝滞,随之而来的便是他赤身裸体地痛哭和崩溃。也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最终耗尽了自己的能量:Aftersun,在夏阳明媚的地中海之后,救赎的、刺眼的光线终于吞噬了父亲。
舞蹈与死亡
这里不得不提到以一种非常突兀地方式贯穿全片的闪动影像。“舞池频闪”的主角除了父亲以外,他对面的其实是长大后的Sophie——其实在观影的时候,我一直以为那是母亲。确实是Sophie,而这也给出了更多可以分析的可能。舞池频闪出现若干次,第一次在片头,第二次在快乐的潜水后,第三次在夜晚的争吵后。最后一次则是在临别前的一个夜晚,父亲拉着Sophie加入了一个舞池,与此同时,画面又切入频闪当中。
舞蹈的意象究竟意味着什么?从画面而言,舞池的画面闪动频率非常高,以至于我必须下载影片并且不断暂停才能大致看清舞池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因此,或许这并不重要,导演至少希望传达父亲精神状态的混乱。因此,舞池频闪的主体可能是父亲,在他吸食致幻物之后,在他反思悲惨的人生时,在他的梦魇里,他绝望地舞蹈,他也只能舞蹈。
但如果细致地分析,在最后一次频闪中,舞池中的成年Sophie似乎在人群中寻找父亲,靠近父亲,又朝着父亲怒目圆睁地大喊,把父亲用力推开,最后却紧紧抱在一起。对于一位生长在如此特殊的家庭中的孩子,无论是渴望靠近的心情,还是愤怒的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舞池频闪的主体也可能是Sophie,当他回想起父亲,一个她希望救赎的人时,她希望进入父亲嘈杂的精神世界中,摇醒父亲,拥抱父亲。
在最后一次舞池频闪的最后,镜头中先给了父亲一个画面,然后是Sophie的渐远画面,最后Sophie变成了少时的样子。在个人的解读中,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对父亲死亡场景的意象化处理:Sophie的救赎并没有成功,父亲最终选择离开世界。最终的小Sophie形象,则可能暗示,正是那个看似融洽欢乐的假期,成了使父亲最终无法承受生命之重量的时点。
父亲的死亡宿命,事实上在电影的各处已经多有暗示:他在与游艇男子的攀谈中自称“能活到30岁已经很惊喜了”;他在过马路的时候任步伐点动,险些被大货车撞上;他在卫生间里将浸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微颤;他站在阳台的栏杆上,颤颤巍巍,张开双臂;他在寻找Sophie的夜晚独自在夜里走向深海——随后是画面的全黑。
成长与留白
影片一个值得分析的地方是Sophie与父亲似乎有着同构的心理状态。在第一晚Sophie沉眠的镜头之后,紧接着一个次日白天父亲以同样的姿势趴睡的镜头。导演似乎在暗示一种通过基因遗传的悲剧。至少影片并没有给长大后的Sophie一个积极的描写,而她阴郁的脸也与她少时的灿烂形成对比,不禁让人扼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或者至少作者倾向于引导我们思考的方向,是父亲的死亡。或许她没有想到,那次在海边的陪伴,或者是某次难忘的旅行,成为她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影片呈现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但色彩总体则是明亮,也不乏对一些轻松话题的探讨,而这些也塑造了Sophie。首先当然是父爱的主题。父亲教Sophie防身术,希望自己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能保护好自己。父亲提醒Sophie不要抽烟,吸烟有害健康,并且也大概是基于自己的境遇。全篇最令人有父爱感触的地方或许是,他对Sophie说,“我想让你明白,你可以和我说任何事情,随着年龄的长大。”Sophie浸润在父母的关爱中,尽管父亲的印象总是缺席的,但她仍然也爱着远处的父亲,她说“只要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她和父亲就仿佛在一起。”